第四十四章 七夕夜惊(一)[第2页/共2页]
几个做派古旧些的,曾于唐国公府上聚议过,彼时唐国公未置一词,只拈须嘲笑了一番。李世民却道:“七娘自幼得顾先生亲授,贯古今,通达兵法,且心机周到,其助力并不在克明之下,这般的人物深藏不消,岂不成惜。”有人犹言:“多年跟从顾彪先生必是不凡的,她若身为男,自当为天下谋,可到底是个女,抛头露面终是不当。”李二郎便抛出唐国公的最为保重的明珠,“想我秀宁阿姊亦是妇道人家,刀枪兵法样样精通,自嫁去大兴柴家,领得兵,治得家,要对比各位的设法,不也该遭人嘲笑了?”提到爱女,唐国公面色微变,那些枉议之人只得见机儿闭了口。
精华不置信地睁大眼睛,指着案上那一堆熏香蜜丸说:“阿姊够巧的了,如何还怕?”穆清拈起蜜丸凑到鼻尖前嗅了几次,非常对劲那气味,边让阿柳寻一锦盒装了边道:“你何时见我抬动过针线了?自小到大我都不会针线活,连个花腔都描倒霉。小时候总在七夕夜斗巧时遭家中姊妹嘲弄,也没甚么了不得的,莫在乎了便是。”
...
火线战起,兵力得空他顾,东莱涿郡四周等地的乱军随之哄起,是以东都城内年也不得好过,相较往年算是草草了事,姓开端屯粮,商贾忙着盘点财资,大家皆自危起来。每隔五日便会有人来报战况,叛民乱军的意向,倒是每日皆有动静递来。自去岁夏末,杜如晦或与人议事,或通递动静,或单独策划,穆清每必伴之。初时总有人见不得男议事时有女插手干预,故常遭人诟病,两人并不觉得然,泰然处之。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等平日附近的,知她绝非庸常,也便不避讳与她同谋。
此事原不过是个笑话,偏有功德的浑说了与杜如晦听。他听了当真地考虑了一回,笑容灼灼拱手向穆清道:“道贺夫人,自此便得了真龙身边的一席之位。今后有他保你,确比我更着力。”
这日七夕,杜如晦一早外出,说是午间宴饮,闭坊前才得回。穆清从不随他出入外筵,男人聚饮不免要出入那起烟花地,又比不得江都的栖月坊,她到底不便。节庆中,唐国公府的教席未开课,精华便在家伴着她。穆清起了兴,要照着古方制香,缠绕着精华从旁帮协。精华万般不肯倒腾这些物什,但她亦知本身平日玩心重,总不得空伴随阿姊,心有愧意,只得忍耐着看穆清轻巧详确地制香,嘴里仍忍不住抱怨嘟囔,“古方也不能尽信,年代更替,早失了本意,保存的多是古人胡乱臆想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