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2)先盘葡藤设机弩, 再法槐籽制旋矢[第2页/共2页]
“你说箭为甚么能发?”
按大宋的定秩,官阶不到五品,不成乘此等八抬之轿。铁匠营是个小处所,那里见过如此步地?就是全部西坪,县太爷是七品。再说大一点,四周几个县,最高军事长官高虞侯,不过六品。哎呀百姓们战战兢兢迎出门外,但见轿中下来一人,峨冠博带,斑斓的官袍,高底皂靴。其人面如金纸,五缕长髯。举手投足甚是儒雅。本来是兵部大员沈文沈郎中。王三横等一躬到地,大气也不敢出。
当下三横削了一根长杆,比军中所用的长近一倍。又粗粗做了张大弓,力道不增,但可多拉出来一倍的间隔。开弓一试,不得了,竟长了近四十步。这两人可欢畅坏了。沈文道:
“不然,王徒弟此言差矣。我在朝中,你在炉前,所为何者,两字可蔽之,‘抗金’是也。既同为抗金,焉有官民贵贱?”
“嗐,已经半月不足,一无停顿。弓越做越硬,箭程并无对劲增加。”三横置此言,不无懊丧。
话说阳泉祖孙见来了大官,那是欢畅得不得了。再说这沈文,年龄并不太大,其人甚为儒雅。说话彬彬有礼,行动举止如玉树临风,又非常得体。这老阳夫人见了,甚是爱好,高低支应阿谀,多有照顾。她又着阳泉忙前忙后,摆布陪着。那阳泉亲下厨房烧了茶端了水来,老远见沈文与三横相谈甚欢。沈大人道:
“沈大人,求之不得呀。小民曾读过《梦溪笔谈》受益颇深。听闻大人得乃祖真传,工于东西匠算,正有事就教。不过别叫小民‘徒弟’,请直呼三横就行了。”三横这是内心话。
再说三横正在做最后筹办。因为签了条约,到时候交不了货,天然非同小可。但就这个时候,不得了的大费事来了!
“就依习远兄!”三横也是痛快人,当下答允。
“这位是王徒弟吧。如此场面,非我所愿。处所上定要有此大礼,却之不恭。现在进了门,王徒弟就不必多礼了。”
不过新的题目又来了。长杆箭,杆长一倍不足,照顾甚是不便。幸亏这个题儿在沈文略思以后就给出了答案。就是变弓为弩。其箭杆只要寸把长,但只要弩床与那长杆箭同长便可。沈文边说边画图样。
沈文进得门后,命大轿远远撤出寨外,面有愧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