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第2页/共3页]
在一次演讲中,李嘉诚报告了本身对待慈悲的态度:“我平生中有两个关头时候。一个是我11岁的时候,一个天真、充满胡想的小孩子跑到香港,见到一个不是我所但愿的天下,我转眼之间就变得成熟了,非常尽力,不怕辛苦,充满任务感。第二个应当是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阿谁时候我能够说‘贫困,我永久不会再见你了’,也就是说今后都不需求做事了,能够退休了。但是突然间你发明,财产在一起增加,可你有甚么特别欢愉的处所?没有。
李嘉诚以为本身赚得的财产是社会赐与他的,他当然也要将财产回馈给社会,用本身的财产帮忙社会上更多的人。他说:“当然,在贩子的行列里,也有满脑袋只晓得赢利、不吝在品德上有所亏欠、干出卑败行动的人。他们伤害到企业本身及全部行业的形象。也有一些企业追求于品德标准和法律标准中的灰色地带。明天贸易社会的进步,不但要靠小我勇气、勤奋和对峙,更首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求的诚笃、慷慨,从而缔造出一个更公允、更公道的社会。”
李嘉诚在他所做的慈悲奇迹中,有一个项目是让大师非常打动的宁养办事,是对那些得了肿瘤疾病的病人做临终体贴的一项办事。李嘉诚坦言:“我在香港有很多朋友因为肿瘤病过世了,过世之前受过很多痛苦。照我看,如果一个女人临蓐的痛苦是50%的话,最痛苦的时候是60%,但是这个肿瘤的病症是能够达到100%的。我去病院看望这个朋友以后就想,在本地也应当有如许的病症。假定家庭环境不好的话,用甚么去体贴他呢?我去跟大学的医学院说,我但愿在汕头建试点,如果好的话,两三年以内,在天下推行这件事。他们发起用‘临终体贴’,我说这个名字用得不好,你跟病人医疗的时候,说是临终体贴,是不可的。
● 李嘉诚案例
“以是,现在我还是鼓励我基金会的同事。他们也真的是经心极力,每天事情非常重。我都是奉告他们一句话,用最好的医药、最好的体例,能够送到病者的手里,给他医。我说,假定一个药减轻病痛是90%,代价是50块钱,但是一个能够减轻99%,要100块,我甘心买100块的,就是尽量令病人的痛苦能够减得越少越好,这是我本身心底的设法。”
在一次采访中,李嘉诚如许说道:“大师常奖饰我是一个胜利的企业家,对于这些支撑、鼓励,我内心是感激的。很多时候传媒拜候我,都会问及如何能够做一个胜利的贩子,实在我很惊骇被人如许定位。我起首是一小我,再而是一个贩子。每小我平生中都要扮演很多分歧的角色;或许,最关头的胜利体例就是寻觅到导航人生的坐标。没有原则的人,会漂流不定,有精确的坐标,我们做甚么角色都能够保持真我,挥洒自如,有分歧程度的成绩,活得更欢愉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