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超前意识不可少[第1页/共3页]
● 李嘉诚聪明
1958年,香港的房地财产处于低谷,当时的香港地价下跌70%、房价下跌30%,很多买卖人都对房地财产避而远之,但是李嘉诚却以为香港人多地少,房地财产的不景气只是临时的。跟着经济的慢慢生长,人们对房产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地财产在今后必然会大有作为,是以他敏捷决定将投资重心转向运营房地产以及物业上,投入大量资金进军房地财产。几年龄后,他所购买的地盘都上涨了数百倍,而他也终究成为香港的“地产大王”。
李嘉诚说过:“现在社会窜改的确是非常非常快,但是我信赖有些知识是永久有效的。宋朝的一个画家范宽,我没有机遇看到他的真作,是通过电脑来看的。范宽有一句话“师前人不如师造化”。我晓得那边边有几个故事。他一小我去深山野林,一两个月就看看气候的窜改,此中水、树木的色彩都随不应时候有分歧的窜改,如许一来他看到的东西都已经装在本身的脑筋里。等想画画的时候就想起在阿谁处所看到的风景便能够了。我也是如许,做买卖时一通百通,不是每一样都要学,有的事一通其他的也通了。最紧急的是要寻求最新的知识,最新的贸易静态。这些东西每天都在变,谁不思虑将来,谁就没有将来。”
对于一个买卖人来讲,赢利的机遇实在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这些机遇不会主动找上门来,这就需求你具有超前认识,在其别人没有发明它的时候提早抓住它。以是有的时候,在买卖场上不是贫乏商机,而是贫乏发明商机的超前认识。
李嘉诚之以是能够出类拔萃,成为商界富豪,与他未雨绸缪、思虑将来的脾气特性有很大的干系。
终究,颠末几天的思考,比尔?盖茨决定放弃学业,和保罗?艾伦一起创办计算机公司,并将公司开辟的项目定位在计算机的灵魂―软件上,因而,微软公司就如许建立了。
一样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李嘉诚预感到香港股市将会大热,是以他又敏捷投资入市,第一笔就净赚6000万港元。李嘉诚就如许不竭仰仗本身的超前认识一步步迈向香港首富的宝座。
比尔?盖茨在总结本身的胜利法门时曾如许说:“我之以是真正成为天下首富,除了知识、除了人脉、除了微软公司很会行销以外,有一个前提,是大部分人没有发明的,这个关头就叫作目光好。”
20世纪40年代中期,塑胶行业在西欧发财国度鼓起,并是以动员了一股塑料花高潮。李嘉诚这时判定地从本身非常熟谙且干得不错的五金行业抽身而退,转投到塑胶行业。1950年,李嘉诚创建长江塑胶厂,并开端大量出产塑料花,终究在这股高潮的动员下,李嘉诚赚得了数千万港元。他所创办的长江塑胶厂也一跃成为天下上范围最大的塑料花出产工厂,李嘉诚是以也被称为“塑料花大王”。
随后,有很多人都步厥后尘投入到塑胶行业,一时候出产塑料花的工厂如同雨后春笋般各处着花。李嘉诚这时预感到这个看似昌隆的行业将来会呈现很大的危急,是以他当机立断,放弃了当时还红利颇丰的塑料花业,开端进军玩具行业。公然,没过量久,火爆的塑料花业就由脱销转为滞销,那些跟风鼓起的塑料花工厂大多都赔得血本无归,而这时的李嘉诚已经在玩具行业中赚了数千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