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第2页/共2页]
孩子们也早夙起家。小虎在屋内嬉笑玩耍,不慎撞到那缺胳膊少腿、摇摇摆晃的桌椅,差点跌倒。他揉着撞疼的肩膀,委曲地瘪了瘪嘴:“这破桌子,老是欺负我!”稚嫩的声音里带着孩子特有的天真与娇嗔。在这艰巨的糊口中,他的童真如同黑暗中的一抹亮色。
午后,杜甫拖着怠倦的身躯回到家中。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绵软有力。整小我仿佛被抽去了精气神,事情的压力和内心的痛苦让他怠倦不堪。
面对这些事情,杜甫内心尽是冲突与挣扎。他的眼神中经常透暴露痛苦与纠结,在职责与知己之间盘桓。一方面是朝廷的号令,一方面是百姓的磨难,他难以决定。
有一次,他去一户人家征收赋税,看到那一家人挤在一间陈旧的小屋里。孩子瘦骨嶙峋,白叟病卧在床,家中几近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独一的一张桌子也缺了一角。他的脚步顿住,站在门口,眼中尽是震惊与不忍,好久都没法挪动一步。屋内的气象刺痛了他的心,他的手颤抖着,如何也下不了笔去登记赋税。可又无法于职责地点,只能长叹一声,冷静分开。那声长叹,仿佛要将内心的痛苦与无法全数吐出。脚步沉重而迟缓,似有千斤重,他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与痛苦。
老婆杨氏早已在那烟熏火燎的灶台前繁忙。那灶台裂缝班驳,每次生火,浓烟便滚滚而起,呛得她泪水直流。她不住地咳嗽,肥胖的身躯在烟雾中微微颤抖,可手中搅拌细粮的行动却未曾停歇,那是她为家人死守的平常。
衙署内纸张堆积如山,披发着陈腐的气味。他不断地核阅公文,措置着各种事件,此中大多与战役相干,诸如赋税征收、职员调配等。他的目光在公文上快速扫过,眉头时而紧皱,时而微蹙,手中的笔不时停顿,似在与内心的挣扎做斗争。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百姓的生存,他的内心充满了冲突与煎熬。
小莲则懂事地帮着母亲摆放碗筷。那几张陈旧的桌椅,每次挪动都会收回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散架。小莲一边摆一边说:“弟弟,谨慎些,别把桌子弄坏了,我们可没钱换新的。”小小的身影透着超出春秋的懂事,话语里尽是对家庭窘境的谅解。她的懂事让民气疼,也给这个家增加了一份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