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继嗣[第1页/共4页]
三是曹嶷,在尧王山南边修建广固城,以之为基地,挥师西掠,已然篡夺了过半的青州。四是石勒,不久前才刚分开葛陂,挥师北归,王敦判定他将要返回许昌,谋夺河南。但是王导却说:“裴文约自石勒军中逃归,据他所言,石勒很能够渡河前去邯郸、襄国之间……”王含一撇嘴:“幼弱墨客,晓得何事?若石勒往河北去,则必为王司空所杀,彼焉肯自蹈死地?”
王导皱皱眉头,说:“前此胡贼围攻洛阳,河北空虚,若王司空肯率鲜卑兵南下,则黄河以北,当尽复国度统统,再进讨青徐,与我南北对进,曹嶷不敷平也。何故迟迟未见行动?”
在裴氏的激烈要求下——同时也是在王导的授意下——裴该也就此有了一份端庄职司,被任命为东海王傅,主掌王府表里事。裴嗣则担负东海王郎中令,其子裴常为东海王大农,另命李矩为东海王中尉——三卿齐备,只是……还招不上保护来,是借的琅琊王五十名卫兵,暂守流派。
“我家田产往南不远,在丹山之北,有一小泽,名为丹湖,其水自地下涌出,而注入秦淮。据村夫言,湖多产出,鱼虾、芦苇、菱角、菰米等,且有野雁、白鹭,及沿湖地步可万二三千亩,分在土著南貉手中,尚无朱门占有,因思若以东海王家之名强购之,断无不得之理也……”
南渡者中象裴嗣父子这类状况很遍及,本身不算浅显百姓,而是士人,但身无官职,又乏财产——或者在路上被抢光了——渡江后衣食无着,只得凭借同郡朱门居住,就此逐步构成了一种无奴婢之名而有奴婢之实的特别中间阶层。不过裴氏父子运气还算比较好的,俄然听闻裴家正支有人南渡了,那就从速央告着卫氏,要到建邺来抱大腿啊!
当时胡汉国真正能够安稳掌控的地盘也不过两三个郡罢了,广袤的中原大地,实在大多数地区都处于一种无当局的状况,汉、晋两国诸权势各自盘据一方,犬牙交叉。胡汉方面能够粗分为四支主力军队,一是天子刘聪,以都城平阳为基地,正在和晋阳的刘琨来往厮杀,固然占有人力、物力方面的绝对上风,却一时还未能获得全胜。
要说当时晋方最刁悍的权势,不在江东,不在关西,而在幽州。骠骑大将军、领幽州刺史、司空、护乌丸校尉王浚不但兵强马壮,河北士人历遭兵燹后纷繁前去凭借,并且他还北联段氏鲜卑,西和拓跋鲜卑,临阵常常能驱此二族为其先导,兵力为天下之冠。想当初司马越和司马颖相争,就是靠着王浚的力量,才终究将司马颖摈除出邺城去的。
“景文次子名裒,年方十二,虽为侧室所生,却自小育于嫡妃虞氏膝下,我也见了,非常机灵喜人。今乃欲使其继东海王家,文约觉得如何?”
这回还是卫展、李矩都有退隐琅琊王之意,以是才带着卫玠等人到建邺来谋官,顺道让卫夫人教教王家小子书法,跑跑王氏的门路。成果听王导跟他们说,东海王妃一样南渡了,不日便会从寿春赶来,以是从速的,把卫门裴氏他们都叫过来认亲哪。
裴氏父子则欲趁机离开卫氏的庇护,复归本家,一提出此议来,裴该天然无有不准。一来庇护宗族,乃是这年代的政治精确;二则他缺钱更缺人,若如裴氏所说,想在江东厚殖财产,重振家声,就非得招揽充足的办事人手才成,那另有谁会比同姓更加可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