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勒胡马 > 第六十二章、势如破竹

第六十二章、势如破竹[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即王含自江陵前来,互助司马承守城,而命司马承再次率兵北救。司马承说:“我部不过五千军,自知难当华寇,而若华寇成心改过城来袭,早该到了——既然不见西兵,想来只是佯动以管束襄阳方面罢了。恳请使君与孤合力,北守新野。”

靖德五年冬,颠末一年半时候的苦心筹办,华帝裴该终究命令挞伐江南。

司马承大喊道:“我为国度藩王,今死于此,以报国恩——可有愿与我同死的么?!”连叫三遍,应者寥寥。他是真存着就义之心了,却被王府保护死命扯过马头,护着他落荒而逃。

且濡须水道毕竟狭小,则一旦被敌军堵塞了濡须口,你有再多的船只也没啥意义啊。

仅仅三百步的间隔,我造大弩,以矛为矢,还是能够洞穿敌舷啊,能够精度还比铜炮更高咧,且弩具才有多大分量?而即便只造一条炮船,摆布各置三门铜炮,那也得六门,要破钞多少铜料啊?即便就近从彭城运铜——先不提彭城之铜多数用来铸钱了,且产量日趋降落——那也得将近千里之遥呢。

彭子勤即将此炮搬上一条大楼船,遵循裴该所说,在其下安设了木架、木轮,并以滑轮、绳索联络船弦,做好减弱后座力和归位的一应筹办,然后筹算试射。但是题目是,大炮沉重,却只要一具,置于船首则尾沉,至于船尾则首沉,置于一侧则几近颠覆……好不轻易用呼应配重处理了这个题目,止发三炮,楼船就几近散架……

那就是改铸小一号的青铜炮,并且减少火药用量,估计一发可三百步,动能充足洞穿敌船;然后改革楼船,减轻负重,于两舷各置三门炮。

那么王含哪儿去了呢?本来司马承才刚分开襄阳,王含就获得了甄随已破甘卓,而周抚进抵夷陵的动静。从夷陵到江陵,轻舟也就大半日路程罢了,王含唯恐江陵有失,被迫放弃襄阳,从速去回救了……

“昔吾彦亦欲以铁索阻王濬,而王濬造大筏开路,以善泳士卒把握,先撤除铁锥;复在舟前置大火把,灌以麻油,烧熔铁索,船乃得过。”

只是迟了,华军已然杀到,大将薛宁手挺长矛,催马急趋,终究背后刺司马承于马下。

故而陆衍分军为二,以姚弋仲先行,主力合后,让过沿途诸县不攻,而只取南阳、义阳两郡郡治——那些县城,多数也就几百上千的戍兵,不信他们敢出城来堵截我的粮道。并且天子也说过了,这仗如果输了,我们能够直接提首归见;如果打得慢了,估计也落不着好;倘若能够顺利完成计谋打算,大不了劫掠野民之食以供军用,就跟当年那些流寇似的,迫不得已下,信赖朝廷不会重责。

不过江南的舟船数量却占绝对上风,武昌方面有楼船十数,其他大小战舰不下千余;柴桑半之,芜湖则是楼船二,大小战舰百余;别的江陵至襄阳之间,亦时有百舰巡弋。

这一计划还没来得及上呈洛阳,刚好陶士行到来,颠末调研以后,当场就给反对了——这不是混闹嘛!

——————————

若即在徐州造炮,恐怕搬运起来更费人力;而如果运铜到巢湖四周来,我还得再建一座大冶金工坊才成……

以是许柳仍旧建议以三年为期,再延后一段时候出兵为好。只是延后也有延后的坏处,一则老将甘卓在建平沿岸设垒,江上横索,固然因为物质贫乏,导致工程的进度很慢,但若再给他一年半载,如何着也该完成了,则甄随东下,阻力将会极大;其次以巢湖的状况,也不成能塞得下并耐久保持上千条战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