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骑虎难下的李家[第3页/共4页]
因为没有丰和商行供应的硝石和硫磺等物质,保乡军的弹药供应起码得减少百分之三十以上。
这家背后有着明廷高官坐镇的商行,都不晓得该说他们胆量大还是视财如命,又或者干脆是真的想要投诚大楚帝国了。
朝廷调派雄师把义兵剿除,击溃以后就不管了……或者说也没才气管了。
等现在大楚帝国拿下武昌城,大有攻占楚南的势头后,丰和商行那边又主动找了过来,说是这物质供应的代价还能够再降一些。
————
李家叔侄用心流露这动静,不过乎就是想着,一旦天下有变,你们罗楚可得记取我们李家的功绩。
天灾天灾之下,本地公众就更加活不下去了,这些人或是被迫,或是志愿,终究都会插手叛逆兵当中。
如此也就悲剧了。
他们直接从海商收买大量硝石和硫磺,然后通太长江转运到汉阳来。
他们没有!
再共同强力的军事弹压管控,把外界的高迎祥,李自成这些叛逆兵挡在外头,也把明军挡在外头,不让他们跑过来烧杀劫夺粉碎民生,那么这一片处所的民生就能获得持续规复。
同时大范围的以工代赈,还能够修建更多的水利设施,稳住粮食产量。
而大楚帝国现在在楚北地区,特别是在南阳府、襄阳府、郧阳府、均州一带做的事,就是为了规复民生。
按照丰和商行李家叔侄主动流露的动静,为了联络货源,为了打通长江航通,让满载犯禁物质的船只能一起顺利到达汉阳。
纵观叛逆兵和明廷之间的斗争,那么就会发明纯粹的军事弹压没啥用,要想真正的处理叛逆兵题目,只能是把本地的民生给规复起来。
或者申明王朝治下是有这么多赋税的,但是明王朝财务没有。
大楚帝国在渡江南下以后,不但仅占有了武昌城这个计谋职位极其首要的城池,并且在赋税方面还收成庞大。
而大楚帝国不一样,大楚帝国通过战役缉获了大量的赋税,同时占据了楚北和武昌府等地区后,又获得了本地大量的粮食。
而明廷那边有这么多赋税吗?
他们干的事,比给东掳供应物质的晋商大多了……
而这些叛逆兵到了这个阶段后,因为范围的持续庞大,就被迫不竭的劫夺乡野,攻打城池抢粮。
只要民生规复了,那么叛逆兵的保存泥土也就不存在了。
他们的本家老爷都亲技艺书十余封,拜访多人,乃至把一个碍事的正四品红袍官员都给弹劾了下去。
这些计谋物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大楚帝国的兵器弹药出产,如此才堆集起来了充足多的兵器弹药占有楚北,现在又渡江南下。
而汗青上也是如许的成果。
这采购运输过来的计谋犯禁物质是越来越多,并且连代价都越来越便宜……
如果明末不呈现甚么太大的窜改,比如说没有大楚帝国的崛起。
这也导致了他们只能在军事上弹压义兵,但是却没体例从根子上处理义兵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