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江城书院[第4页/共5页]
射是射术,御是驾驶之术。古时读书是贵族的特权,所谓君子,必然出身崇高,不止学富五车,还需通技艺,如此方能帮手君王管理国度,当时天下并未一统,战事频发,君子随时能够奔赴疆场,如果不懂射箭、御车之术,如何带领名下部曲将士冲锋陷阵?
养士在黉舍,取士在科考。
傅云英扬扬眉,礼、乐、书、数这些就算了,孙先生教过她,但赵师爷之前可没说过她退学今后还要学射和御。
他拱手朝赵师爷赔罪,让下仆领着赵师爷去北斋他的新居处。
她不考科举,书院最吸引她的,除了与世隔断的读书环境和绝佳的读书氛围,另一个就是浩如烟海的丰富藏书。书院藏书号称对外开放,自在借阅,实在有严格限定,只要本院传授、本院生徒和本地籍贯的举人能够借阅藏经阁的藏书。
赵师爷向来随便,哈哈大笑,和管事酬酢几句,领着傅云英往里走。
傅云英莞尔,她和赵师爷的目标差未几。
王叔抱起傅云英送到驴背上,刚扬起鞭子,却听中间响起一声带着欣喜雀跃的惊呼,一名肤色白净的锦衣少年从一顶肩舆里钻出来,快步奔至他们面前,“你也是江城书院的门生?”
开初江城书院和天下各地的其他书院一样, 曾光辉一时。厥后因士风腐败, 书院几次传出肮脏之事, 有识之士上告朝廷要求查办, 朝廷以破钞财力, 影响官学教诲, 打击邪学为由, 制止书院学子攻讦时政, 更曾几度大肆焚毁天下书院, 曾昌隆一时的书院自在讲学今后一蹶不振。
赵师爷站在庙门之前,瞻仰大门正上方吊挂的由太、祖天子亲赐的“江城书院”御匾,感慨道,“当年各大书院百花齐放,名儒学士云游各地讲学,学风稠密,门生们能够各抒己见,议论时势,争鸣辩论,令民气潮彭湃,神驰不已,我至今还记得翊阳先生于岳麓书院讲学期间的盛况……”
傅云英笑笑不说话,摆出谦善好学姿势,用心听陈葵讲授。
沧海桑田,时移世易,君子的观点产生了窜改,六艺中的射、御、数也垂垂被士大夫们所摒弃。
两人在书院大门前站了一会儿,身后的主子书童在一旁等候,很快有身穿绢布襕衫、头戴儒巾,管事模样的人迎了出来,得知赵师爷身份,面露笑容,“久仰先生盛名,先生屈尊江城书院,门生们不堪欣喜,翘首以盼数月,总算把您盼来了。”
半晌后,仍然满脑筋生姜老姜的他咬咬牙,缓慢走开。
…………
…………
“我主如果冲着江城书院的藏书来的。”
她目光安静,赵师爷却被她看得心虚,眨眨眼睛,嘿然道,“我能够帮你讨情,姜山长通情达理,看你生得肥胖,或许会免除你这两门功课。”
江城书院固然建院多年,但至今还未出过名扬四海的大儒,不敢拿大,对门生没有特别要求,通过测验、家世明净者便能在此进学。
赵师爷拍拍堂长的肩膀,道:“我这大外甥就拜托给你了。”
跟着下仆拜别。
早就有高瞻远瞩的有识之士熟谙到这一隐忧并试图做出窜改,但是即便才高八斗,多智近妖,算无遗策的诸葛孔明再世,也想不出应对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