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老大是女郎 > 52.灯会

52.灯会[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县里的读书人都来了,傅家后辈不甘孤单,也跑来凑热烈。傅云启和傅云泰猜出几个浅近的灯谜,正洋洋对劲,俄然看到和傅家有仇的周家后辈也在猜灯谜并且还比他们猜中的要多,前仇宿恨浮上心头,狠狠道:“赢不了彩头,也不能输给周家人!”

她的目光像砭骨北风一样刮在傅家后辈脸上,世人一时凛然,张狂的笑容渐渐固结在脸上。

“看着他,等比赛结束,带他来见我。”

斯文漂亮的少年淡淡瞥世人一眼,举手朝店家表示,行动慢条斯理而又极其高雅。世人不知他的身份,被他的气度所慑,下认识退后一步,给他让出门路。他面无神采,拔步走上前,接过纸笔,刷刷写下几个字,交还伴计手上。

傅家人不待见周家人,周家人前次在傅云章手底下吃了个闷亏,又何尝看傅家人扎眼了?

人越来越多了。

为了打着名声,店家但是把他这些年汇集来的谜题全拿出来了,这少年到底是何方人士,如何反应这么快?

世人挥笔写下答案,几近都答对了。

傅云英小声问傅月,傅月害羞不说话,看模样此中仿佛并没有她中意的小官人。

傅月低头绞帕子,半晌后,悄悄嗯一声,点点头。

傅家后辈顿时连合起来,誓要压一压周家人的气势。

黄州县读书人少,不比京师繁华昌隆,也不似南边文风稠密,中秋灯会除了看戏以外,另有走玉轮、舞火龙灯、点灯塔之类的庆贺体例,京师常见的猜灯谜在这里未几见。

周大郎年纪十四五岁,恰是最争强好胜的时候,皮笑肉不笑,扫苏桐一眼:“常听人说苏家小官人聪慧好学,本日恰好见地一下。”

年长的女眷们仍在竹楼观戏, 年青的少男少女闻声远处贩子传来的喧闹声响, 早就坐不住了, 耐烦比及戏台上一折戏唱完, 呼朋引伴, 相携下了竹楼, 汇入主街的澎湃人流当中。

黑暗中,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的高壮男人一抱拳,沉声应喏。

书斋的店家自夸是个识文断字的童生,运营的又是风雅买卖,特地命店伴计以绢纸誊写藏头切口的谜题,悬于灯上,供人猜射,猜中者能够随便从店中遴选一盏从四川购来的花灯带走。店家很体贴,大部分谜面是浅显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汗青典故或是滑稽的谚语,没读过书也能猜中几个。

谜格多达几十上百种,有的直接按着谜面的字面意义猜,有的要引申推演,有的谐音,有的拆分字形,有的把答案的布局、部首、读音重新解读,才气扣合谜面。另有更庞大的,要把每一个字拆分为两字或者三字,然后将答案中的每一个字分读一次后,再读一次。或先读本字,再读分读,或以字化为3、四字重读。句底两字成六或七或八个字,才气符合谜面,极其庞大通俗。偶然候即便熟知几十个谜格的格局,也常常没法在短时候内猜出答案。

傅云英陪在傅月和傅桂身边, 看看街边铺子兜售的各种外型奇特的花灯、别致玩具, 尝尝小发卖力呼喊的小食果子, 逛逛彩帛绒线店, 在脂粉铺子流连半柱香的工夫……这么一起逛逛停停, 碰到很多熟人,相互酬酢半晌,各自分开。偶尔有面熟的少年公子望着傅月或者傅桂发怔,傅四老爷立即表示长随去探听对方的名姓家世,记在心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