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银荒[第5页/共5页]
简而言之,银子不敷用了,朝廷需求更多的银子。
汪玫笑了笑,道:“老先生精力矍铄,何来如此之说。”
佛郎机人把持海上贸易,他们稀有不清的白银,而他们需求用白银采办东方的丝织品、瓷器等货色。
内官机警,忙去将之前的舆图取过来,用挑竿挂起,举得高高的。
“若朝中大臣都能如此,是国朝之幸啊!”
他向来不爱理睬同僚,现在却一次次主动胶葛傅云,他的侍从看在眼里,内心都纳罕不已。
傅云英拦住暴怒的户部侍郎,淡笑着道:“正因家叔经商多年,下官耳濡目染,才气略晓得些里头的行情。下官力所不逮,此中不免有讹夺之处,还望大人斧正,大人学问赅博,下官多有不及。”
傅云英接着说:“在南边,白银完善,一样导致物价暴涨。江南地区丝织业发财,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以丝织业为生,可非论贸易有多繁华,老百姓还是要用饭的,贸易萎缩,粮价一年比一年高,向来不缺粮食的苏杭一带也开端缺粮,多量老苍糊口活饿死。”
崔南轩通俗的目光落到她身上,看着她的侧脸,一字字道:“本地人都说,那农户家的儿子,必然是高僧的转世。寺中僧侣请他入寺,他对佛法很有贯穿,连主持都不及他。”
傅云英不说话。
崔南轩望着她,眉宇间满盈着深沉的郁色。
从东阁出来,王阁老昂首,望着面前一片光辉的灯火,对汪玫道:“我老了,不如你年富力强,你和傅云友情不错,佛郎机人的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万家灯火,光阴安宁。
东南边诸州县,特别是繁华富庶的江南地区,一向以来在国朝赋税支出中占了很大比例――正所谓“取诸东南,用之西北”。
回身拜别。
他嘴角微挑,凑到她耳朵旁,低声说了几句话。
“感觉委曲我了,那得好好赔偿我。”
傅云英拿出之前汇集来的谍报,给王阁老等人传看,弥补道,“不止江南地区,另有西北等地,因为税赋鼎新,朝廷将税收折合为白银征收,可各地都在闹银荒,银价飞涨,老百姓辛苦一年,之前能够用一担粮食换的银两,现在需求足足二十担!他们手中没有白银,只能卖妻卖子,赶上天灾之年,更是举村流亡。”
斧正?
阁老们和尚书、侍郎们传阅完户部侍郎的折子后,深思很久。
她昂首往侍从手指的方向看去,崔南轩站在阶前,负手而立,头顶几只灯笼在风中摇摆。
在外人眼里,必然感觉他很好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