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烤红苕[第3页/共3页]
傅家宗族要为族里的节妇立贞节牌坊,陈老太太赶在族中大会之前找傅四老爷说话,多数是想拉拢傅四老爷。
傅云章虚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四叔,请。”
小丫头领悟,出去找家仆探听大房是不是出了甚么事。
女眷们两眼放光,一脸与有荣焉。
傅四老爷松口气,拉着傅云英分开。说实话,陈老太太性子固执,和这位大嫂子打交道比跟那些油嘴滑舌的牙人谈买卖还吃力,恰好她是个积年的老孀妇,儿子又争气,等闲怠慢不得,二少爷此举恰好帮他得救。
傅四老爷平生最崇拜读书人,傅云章固然是他的后辈,他却很少直呼傅云章的名字,每次提起他要么是“举人老爷”,要么是“二少爷”。他满脸带笑,催促傅云英,“英姐,这是你二哥哥,快叫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宦海上也是如此,读书人如果有一副好边幅,最后殿试时比别人更轻易获得皇上的喜爱。崔南轩当年高中探花,闻喜宴上先帝看他风采翩翩,惊为天人,立即破格授予他官职,倒把老态龙钟的状元爷姚文达给萧瑟了,乃至于厥后姚文达和崔南轩的干系一向不如何和谐。
女眷们不幸她小小年纪没了父亲,又看她年纪虽小,却气度安闲,不慌不忙,内心更加喜好。
十八婶用火钳扒开炉灰,夹起一枚烤熟的红苕剥给她吃,“怪冷的,吃点热乎乎的东西。”
陈老太太的丈夫病亡后,荆钗布裙,不饰脂粉,长年累月闭门不出,含辛茹苦将遗腹子傅云章拉扯长大,供他读书进举。现在傅云章出息了,是县里数一数二的举人老爷,说话比乡老、乡贤和县里的秀才们更有分量,族里为陈老太太求一座贞节牌坊是迟早的事。
傅云英顿了一下,二哥哥实在叫不出口,只好含混喊一声:“二哥。”
这老妇人就是二少爷的母亲陈老太太?难怪傅家的媳妇们巴巴地跑畴昔阿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