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群雄会盟[第1页/共3页]
“不瞒孟德兄,昨日公孙太守推毅为盟主,实是惊出一身盗汗,这岂不是居我与火炉上矣,毅近年来锋芒太盛,此时正应韬光养晦,莫非孟德兄不是作此设法?本日之事不是毅不想为之,实是孙太守抢先一步,毅自不便与其相争!”这里就曹操与本身二人,刘毅说话并无太多顾忌,再说安然言之反可收虚真假实之效。
孙坚得令后当即回营清算粮草军马,当日便带领本部一万五千士卒解缆,曹操聘请刘毅一道去为孙坚壮行,刘毅也是欣然前去!孙坚见二人来到非常欢乐,备言此去必建首功,二人也是祝他旗开得胜,不过刘毅心中有点忐忑,此去孙果断会与那华雄遭受,倒是不知胜负如何?如按史乘,华雄败与孙坚之手,而演义则恰好相反,现在这诸侯会盟之事与演义符合,由此来看孙坚此去凶多吉少!
“我大汉自高祖天子建国以来,至今已历四百载,国威昌隆,四方爱护;现在董贼逆天而行,使得朝纲废弛,天子蒙尘,必为天下共诛之、共讨之;今得孟德仗义相招,各位俊彦云集一处,必将为我汉室除污去秽,复之正统,适逢其会,何其之幸也!”说话之人声若洪钟,顿挫顿挫,恰是北海太守孔融,他乃是孔子之嫡孙,文称呼著于大汉,起首作此讨逆之言,倒是恰如其分。
“此次会盟既是操所调集,天然不该担负此位,谢过鲍兄美意,还是请大师另推贤达!”曹操对鲍信报之一笑,出言道。
诸路诸侯会聚一处,共合兵马三十四万,可谓阵容浩大,不过在刘毅看来,各路诸侯部下的士卒也是整齐不齐;除了本技艺下以外,也就袁氏兄弟、曹操孙坚以及陶谦麾下可称精锐,其他的不管从练习上还是精力上都算不上强军;且联军另有一个最大的缺点,便是贫乏马队军队,算上本身的铁骑营也不过就在三万高低,比拟于董卓的十万西凉铁骑可谓亏弱,看来此战并不必然悲观。
“本日盟主言前锋之时,朗生为何不请战?以操观之,众诸侯当中唯有朗生麾下最为善战,乃是前锋不二人选,这孙文台虽也勇武过人,可在操心中还是不如朗生!”望着孙坚人马出营而去,曹操对刘毅言道,刘朗生向来每战必抢先,何故本日如此?
刘毅听了心中一愣,如何盟仆人选另有争论?不就是那渤海太守袁绍吗?不过随即也就豁然,这联军的盟主但是大增名誉,对于将来的生长也是极有好处,如何会没有人争夺?想来袁绍能当上盟主也是各路诸侯让步的成果,绝非甚么众望所归。刘毅对此倒不是没有兴趣,只不过他晓得以他的家世当是无此能够,也就只能看看热烈。
此语一出,众诸侯群情纷繁,刘朗生领军为将之才固足,可这盟主之位却非仅凭此一点,他不过出身上党一纨绔,(当年张扬为刘毅举孝廉之事并未提及他的流落之事,故此世人丁口相传,刘龙的很多事迹也按在了刘毅身上,对此蔡琰极其不满,刘毅却不觉得意。)若为诸侯之帅岂不为董贼所笑?不过这话只能想想,倒是不便劈面说出,只要曹操与刘毅目光相触,饶成心味的一笑,似有深意。
盟主之位既定,众诸侯也商定明日便由袁绍登台拜帅,同举雄师,以进洛阳!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号,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绍整衣佩剑,慨但是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联盟,同心戮力,乃至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读毕歃血。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歃血已罢,下坛。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摆列坐定。操行酒数巡,言曰:“本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度,勿以强弱计算。”袁绍曰:“绍虽鄙人,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规律。各宜遵循,勿得违犯。”众皆曰惟命是听。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对付诸营,无使出缺。更须一报酬前锋,直抵汜水关应战。余各据险要,觉得策应。”袁绍说完以目视刘毅,意欲让他担负前锋之任,刘毅微微一笑,作势就要出言,实在是在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