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老将归天[第1页/共3页]
闻听刘毅之言,孔融一时堕入沉思当中,他虽非争天下之人,可久在宦海又是才情敏捷,刘毅的情意他自能猜出个七八,现在此人局势已成,对己又有拯救之恩,并州书院对他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引诱,本身去了以后名为并州刺史,实际上还是书院之首罢了,关头在于他是否情愿帮刘毅这个忙,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更新时候:20-0-05
见骠骑将军来到,官员们纷繁让开一条门路,司徒杨彪在家人的搀扶下迎了上来,这段光阴他的身材也不是很好,老朋友的归天对他的打击明显更大一些,清癯的面庞上有着浓浓的哀思之情。
以后的来宾络绎不断,军中就近也来了很多老将军的旧部,宫中亦传出动静,献帝将于明日亲来记念,对这位大汉老臣而言,这就是最高的必定了。念及旧情,刘毅彻夜还要为老将军守灵,是以他们这一众官员都在内堂当中奉茶,稍稍用些饭食。
过未几时,孔融、刘虞、蔡邕等人都闻讯从幽州书院赶了过来,一一在皇甫嵩灵前拜祭,这三人都是才学高深之辈,其祭文辞藻华丽,情真意切,此中又以蔡邕为最,当年刘毅奉灵帝之圣旨前去洛阳在西园效命,蔡邕为了女儿的毕生还曾约见过他,而为两人供应便当的就是他这老友皇甫嵩了,现在老友逝去,蔡邕心中实是哀思莫名,一时冲动之下,竟是晕倒在老友灵前,让刘毅蔡琰好一阵繁忙。
“公伟走了,现在义真也放手而去,现在大汉之畅旺朗生你还要一力承担才是。”杨彪的语气中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萧索之意,不过见刘毅前来还是勉强精力一振,毕竟大汉此时另有如此良将。
“斯人已逝,生者还需节哀顺变,将军以后事琰儿会帮着你办,保重!子墨,老将军平生奸佞,你需不时效仿才是。”对着皇甫玲刘毅不好多说甚么,只能让蔡琰在老将军的后事上尽点情意了。皇甫嵩无子,也未起过过继的动机,还是皇甫玲返来以后在族中遴选了一个操行皆可的少年名为皇甫华让父亲后继有人,刘毅前面的话就是在对他说了,皇甫玲毕竟是女子,老将军的身后是要有皇甫华来秉承的。
“文举公当朝重臣,天下士子共仰,又与毅有旧,怎可坐视不睬,文举公不必放在心上,只是此时公亦是年富力强,还当为天子分忧,现在并州书院筹建期近,毅成心在天子面前奏为并州刺史,以公之声望当之无愧,又可将书院育人之主旨发扬,不知文举公可成心乎?”实在方才贾诩提到此事之时刘毅心中已在筹划,当朝众臣当中,名誉最具者便是现在面前这位贤人以后了,此人上任更能封住别有用心等辈之口,何况并州不管军权政权都紧紧抓在刘毅手中,孔融名誉虽高,却非雄才之主,贰心中天然没有顾忌,想来这便是最好体例,本想择日前去书院与其详谈,现在恰逢其会朗生便也和盘托出。
“在公在私,融都无回绝之理,如果天子允可,融定会顺朗生情意。”深思有顷以后孔融浅笑言道,言语中情意透露无疑。汗青上他但是对抗曹操至死不渝的,除了文人风骨以外亦有忠君之实,而刘毅现在之行虽与孟德当日类似,可他却有着一个曹操不及的天赋上风,那便是宗亲的身份,郭嘉当日便出了这一点,孔融亦是如此,如果换了旁人,就算有拯救之恩,以他的脾气也是宁折不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