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兰陵风流 > 第一七五章 扬州

第一七五章 扬州[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条纵横表里城的十字大街还是那么宽广,两边高大的杨树夹着茉莉花树,在东风中还是那么的青绿养眼,胡蝶斑纹的赭红砖道还是那么斑斓奇特;但是路上的车马行人却极其希少,显得寥落又冷僻。

至和师兄在疫案提到扬州情状,说“疫患虽多,而寂然有致,井井有条”,这与沈清猗设想的景象无二致。

这却不是她影象中的扬州了。

至和已经五十一岁,颌下长须,道袍下身材清癯,眼圈下也隐有青色,说话的声音倒是不疾不徐,给人一种结壮感,“众位医家对疫症的判定有些分歧,要讲清楚疫情,得重新讲起。”说着目光看向在坐的太医丞胡汝邻和医学博士常焘,向常焘点头道,“详细环境还是扬州医官局最体味――有劳常博士。”

胡汝邻不由思疑曾医丞对这位女道师的赞誉了。

她的父亲沈纶虽说在后宅事件上有些“且作胡涂”,但在为政办事上倒是洞察腐败,末节不管帐较,但大事毫不含混,一旦行动就是雷厉流行,不徇情面,极具风骨和魄力,将疫病困城的扬州整治得一派寂然又安宁,并不让沈清猗感觉惊奇。

沈清猗感受灵敏,如何不知这位太医丞在暗中察看她?或许心中还在考量,思疑。

现在,再次行进在这座都会的杨树大街上,沈清猗有种仿佛隔世的感受。

这些疫案中已经有提,但没那么详细,沈清猗和至桓都是当真聆听。道潇子却靠在椅上半眯着眼,拿着茶盏时而啜一口,也不知是不是在当真听。但包含混汝邻和常焘在内都没甚么异色,道门药殿的长老向来都是炼丹的,如何会故意机去研讨疫病?这位长老过来不过是表现道门对疫情的正视,这已足以让胡、常二民气中感激了,碰到这么狠恶的疫情谁还会想争功啊?只盼着来援的医家越多越好。

车马在寥落的大街上行进得很快,未几时就从外城入了内城,至十字大街的交汇处时,沈纶让诸官员都拜别,各回道衙和州衙办事,他与扬州刺史则领着太医署太医丞和扬州医官局卖力人持续相迎,策马折入北杨树大街,行出两里再踅西,一向到内城西北位于梅花岭下的栖鹤观。

医道不比其他,必得有丰富的临床经历,就算资质纵横,没有治病经历,那也是纸上谈兵。就拿钟敬亭来讲,祖辈、父辈都是都城名医,本身从三岁起就背医经,十岁就随父亲行医,十五岁就能做助手,积累了十年的临床经历才选入太医署。而这位沈娘子出身吴兴沈氏如许的甲姓世家,莫非还能从小学医?不成能有钟敬亭如许的家世便当,在医道上的成就能有多深?

在沈清猗影象中,这是一座繁华热烈又寻求新奇的都会,每天都是朝气阗然的。

但城中车马行人固然寥落,却并没有给人一种死寂感。

城门口不是叙话的处所,扬州的城门也不便开太久,两边施礼毕,相互简朴先容了下,就乘车骑马入城。

扬州在她影象里的熟谙度,仅次于她的出世地湖州(吴兴)。

那是仅次于建康府的东南第二大邑,处在长江与南北大运河的交汇处,地理得天独厚,大唐南北的铁粮盐钱的运输都要颠末这里,南来北往的商货也要颠末这里,贸易繁华带来了贩子火食的稠密,颠末二百多年的承平之世,人户愈盛,仅扬州城内的人丁就超越了六十万,每日里各色车马行人络绎不断,有富庶的扬州人,也有他州的贩子,前来游历的士子文人,以及南下北下的僧道和武者,另有侨居扬州的波斯、大食胡商,来自南洋诸国的僧侣、羽士,以及天竺的佛僧,另有新罗、扶桑这些藩属国的贩子、学子和僧道,在贯穿表里城的十字大街上走一遭,几近就能看尽大唐南北的服饰及周边诸国的胡服异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