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实学实用论[第2页/共4页]
孙越陵唯故意中暗叹,也不想与他停止回嘴――在当世看来,风华书院倡导的所谓“实学”背叛了经义之学,底子就不是正统传承的学问,大明上高低下,还是对那些能够博得科举入仕的经义理学非常看重,只要少数思惟激进者方能够认同风华社的理念。
没多久黄宗羲就演说结束,他的话语落下,对着台下致礼之时,台下立即发作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呼和声,为他的演讲喝采。至此,孙越陵心中的那块大石终究落下,他开初还担忧这个时候的读书人会对他的这番超前理念难以接管,现在看来倒是他多虑了,他的主张不但被这些读书人接管,乃至还激起出了他们心中肄业的热忱和动力。
“民意不成违,民气不成挡。”周顺昌持续说道,“倘若阉党仍旧想要诬告我等,那么我们也可策动全部江南的读书人,结合缙绅权贵,直接上万民书给当今圣上,让他明白我等的良苦用心。如此之下,我就不信阉党能在江南为所欲为!”
话未说完,周顺昌不耐烦地打断他道:“阉党倒行逆施,必定不会有好成果,即使他们想要抓人,老夫又有何惧?是非公道安闲民气,老夫就算是不免一死,也要痛斥阉党祸国殃民之罪行!”
这话倒是知己话,孙越陵也不好对此说甚么,钱谦益乃是江南文坛魁首,东林党后继者当中的佼佼之辈,更是接任东林党魁呼声最高的人,阉党如果要对于东林余党的话,恐怕第一个就是要拿他开刀。
“周公说的好,有我们金陵会在,有我爹在,看谁敢动你们一根汗毛!”钟晏松逮着这个机遇也跟着拥戴起来。
孙越陵反是惊奇不已,这些事理固然在风华书院内整日传唱,但只是限于接管书院理念的人所了解,没想到张溥这个应社首级,竟然也对此非常认同。随即心中大喜,这申明甚么,申明风华书院的这些看法已经慢慢在年青的读书人之间传散开来,获得了他们的承认和支撑,特别是获得了面前这个小东林应社首级的认同,他日必将更会广为鼓吹。
以是这篇文章乃是由他亲口所述,和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共同完成。他主如果提出了书中的首要看法和法例,写出一些根基的观点,然后再由黄、顾二人增色润笔完成,毕竟二人才是货真价实的饱学才子,并非他这个半桶水的冒牌货可比。现在黄宗羲在高台之上却言道此篇乃是由他单独编撰而成,倒是让他汗颜不已。
听到这里,孙越陵心中一阵感慨。《实学合用论》这篇文章,实在并非是他独立完成,乃是由他和书院中的精英之辈共同编撰成文。他固然颇通文墨,也写过一些奏章,但那些都是形式化的公文,不太讲究文笔词句,只要他当真起来也可对付;但此次较着分歧,这但是要广为鼓吹、供无数读书人阅看的经世理念,如果硬要他写一篇仿古的文谈吐文不是不成以,但只怕写出来就要贻笑风雅,被当世的有识之士所嘲笑。
此话一出,几人神采都为之一变,唯独周顺昌不问所动,嘲笑道:“那又如何?来了便来了,又有何惧哉!”
这个担忧不是多余的,毕竟东林点将录上现在都有了他孙越陵的大名,也不晓得所谓东林七君子中,他会不会是此中不利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