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朕是大昏君(十)[第2页/共2页]
抚远将军府的秦老夫人正在和儿媳筹议替嫡孙说亲一事,早前一提起这事,嫡孙老是满口回绝,宣称他现在的身份不便结婚,恐帝王猜忌。
“母亲和祖母做主便是。”
“杨家的三女人也是个不错的,知书达理,贤能淑德。”孙氏坐在秦老夫人的动手边,笑眯眯的开口。
兵制,一贯是扎进贰心底的一根刺,他于先帝敬祖暮年期间参军,在军中近十年,现在军中的题目,没人比他更清楚。
“母亲息怒,都是讹传。”孙氏赶紧上前安抚。
“三女人的父亲是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却没甚么实权,勉强配得上长殷,倒也不会惹得陛下猜忌。”
自从手稿被利海送去了抚远将军府,莳七就一向等着他来找她。
“其一,兵士毕生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世代代。士家为兵乃世代任务,若非军功显赫,经批准,作为夸奖方可消弭。其二,兵与民分离。兵士之家即士家,另立专项办理的户籍,称为士籍。入士籍者,不得擅改民籍。其三,兵士的家眷,集合居住,集合办理。其四,为了包管兵士人丁的再出产,士家在内部婚配,不与布衣通婚。”
只是整改兵制,并非一朝一夕,一言一语那般轻易。
纸稿上的内容调度清楚,先是列举出当前兵制的特性。
牵一发而动满身,他不敢轻举妄动。
莳七执笔的手一顿,立时在纸上划拉一个浓厚的墨痕。
纸稿上接着点出目前兵制的弊端,“军队中人身凭借干系,已成常态;一代兵士朽迈,后辈尚未长成,兵源不时呈现断层,逢此时,军中迎来贫乏后备兵源之危,自敬祖二十八年至今,士家身份远不如前,兵士为兵作战之主动性由此伤害。”
秦长殷不知此事,可迩来不管他走去那里,四周看向他的目光皆是带了点怜悯与怜悯,谁能想到,在外威风凛冽的大将军,竟然是个不能人道的。
孙氏欢乐的承诺一声:“母亲放心,我让我娘家嫂子去看看。”
看来他畴前一向都低估了她。
想到这里,莳七忍不住嘲笑一声,秦长殷,此事可不是你躲就能躲得掉的。
成果才过了半个月,莳七就传闻都城中传闻抚远将军府的秦老夫人成心说亲了。
莳七将笔重重搁下,摆了摆手,利海正要退下,却又闻声她开口:“慢着,你去替朕做件事。”
而现在,昭宁帝也看到了这点,并要整改兵制,他天然是难掩的冲动。
孙夫人从杨家太太那边得了话,便立即直奔将军府去了。
秦老夫人冷着一张脸,手心捧着茶盏:“如何俄然就不做了?”
但是左等右等,也不见他露面。
就在将军府本觉得功德将近的时候,杨家俄然改了口风,宣称杨老太太舍不得三女人,故而想留她在身边多尽孝两年。
孙夫人谨慎翼翼的看了眼孙氏,半晌才小声说:“杨家也不知从那里获得的动静,说是将军在疆场上……伤了那边,不能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