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回 叙生平沉浮旧梦 觉佛法无上菩提[第1页/共2页]
“想必方丈以为您已经是参透了佛法,无需苦修。”如风道。
“杭州城的营建,应当主如果吴越王钱俶,他建构了杭州城的山川一脉,保俶塔的得名就与他有关。”
“那倒也不是如此,灵隐寺也是困难,僧多粥少,有缘人方丈也就是点醒一两句,无缘的他就礼赞而别,时势不靖,实在不是度化的机会。”
“佛教本是一种,是凡人应为分别,哪有那么多的别宗立派,儒释道也是一种,都是一种教人超脱尘凡的法门,超脱而又不离尘凡,这才是佛法的真正妙谛。”苏文烨说道。
“出不去?是你们苦衷重重,摆脱不掉心魔,才会兜兜转来转去。”苏文烨闭目并不看他们一眼。
孙墨琛拉了拉如风的衣衿,不知该说还是不该说。(未完待续。)
两人在一处山峦上渐渐行着,雨水已停,漫过山头,正都雅到钱塘江千帆竟过,如在画中而行。
“多谢老先生慈悲为怀。”如风和孙墨琛谢道。
“这是甚么山?真有如此景象,黄公望当年绘制富春山居图,真是会挑处所。”
“杭州城外山峦起伏,端的出不得去。”如风道。
“这位老者,真是阴魂不散。”孙墨琛道。
说着说着,便走到了城外。
这里树木碧绿,苍翠欲滴。真不是那边,转头一望,杭州城万家炊火,袅袅炊烟,西湖如同覆上了一层青薄纱,雷峰塔正在火线巍峨耸峙。
雨越下越大,散碎的枝叶落了一地,苏文烨席地而坐,讲起了他的故事。
“本来我们要做的事,他已经猜到了八九不离十,估计他也晓得我们的来意了,干脆开诚布公,或许有一现转机。”如风心想着,便说道:“一真居士,我们到此来,是为了一处宝藏,倭寇窃得谍报,说杭州城另有一处宝藏,浙北的已经被挖出,被我们截住,埋藏在了一海岛上。我们次来,就是为了另一份国宝,但是线索只要一首诗罢了。”
“就是您写得悼亡妻的那几首诗词?”
“你们且随我来。”苏文烨把他们引至山洞以内,“这尊佛像前面有一个洞,能够直通杭州城外,你们就今后地分开吧。”
“那老先生您的法号一真是方丈所赐?”如风问道。
“休得无礼,此人是得道高人,说不定我们另有事要多求他帮忙。”如风说道。
“实在民国这十余年来还是挺不错的,十五年前,根基上天下复归一统,十年经济扶植成绩也是谛视标。钱塘江上也架起了当代化的桥梁。”孙墨琛解释道。
“老先生您在如来佛像前的偈语真是通俗,你以为佛教是一念憬悟的,这非常禅宗的意味。”孙墨琛道。
“当年南唐后主李煜入京后被扣押起来,宋太宗又召见吴越王钱俶,为祈求能回杭州,他发誓修造一塔,厥后就成了保俶塔。”如风道。
苏文烨的神态蓦地转动,他哈哈一笑,道:“不晓得这首诗的内容为何?”
“南京有虎踞龙盘之势,而没有内敛之色,故而立都南京者,都享国不久。姑苏城有江南温婉之气,却乏王霸之雄,故而难以成事,东南一地,也就是杭州,三吴都会。”如风说道。
“我暮年出世在一个官宦之家,到我出世之时,家属式微了,在我落第以后没几年,科举拔除了,我在县衙里做了几年师爷,大清朝没有了。过了几年,我的浑家也故去了,单只剩下我一小我茕茕孤单、形影相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