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回 梦中寻诗中谜底 山顶观钱塘江潮[第2页/共2页]
作为老牌的日本特工,他的身上完整看不出日本人的影子,他是一个地隧道道的中国人模样,即便是口音,也是中国的方言,他能操一口流利的东北话、上海话,能和中国各色人物打交道。
一串“叮当”之声,檐前的风铃响动了起来,一大颗一大颗的水珠从芭蕉叶上滴答在泥土里。
“你们军统向来权势强大,应当有外线吧?”如风问道。
“也没猜想到会经历这么些的存亡盘曲呀。”如风叹了一口气,“走,我们去高处的亭子看一看。”
如风悄悄地推开了暗室的内,钻了出去,暗夜无光,伸手不见五指,风从大殿的正火线吼怒而过,收回阴沉的“呼呼”声,仿佛是女鬼的哀号。
固然是初度会面,但是老衲人还是为了他们捐躯了本身的性命。
远远地听到潮流如碧波万顷,翻涌而至,仿佛有千军万马,在擂鼓助势。
比及展开眼睛,油灯已经燃烧的只剩了最后一丝的亮光,如蚕豆大小,卧在烛台的中间,一点一点的,被暗中吞噬了。
“墨琛,快醒醒。”如风摇撼着孙墨琛的肩膀,天已经黑了,内里已经没有人声了,你在这里,我出去看看。
“大师相互相互,你们地下党也是卧虎藏龙。”孙墨琛打趣道。
“宋人说潮流来时,‘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我看着潮流,更胜似万面鼓声。”如风道。
“明天谈到此联时,并没有一丝的感喟,单单感觉文笔好,才狷介,现在立在山颠,看万家炊火,百里楼台,才真的体味到此中的况味,不是平凡人能道出的。”
很多浮光掠影的影象,在当时或许只是蜻蜓点水的一刹而过,但是隔了多年的心伤回望,刻骨铭心的反而垂垂淡了,而不甚在乎的却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
“容我细思一会。”如风道。(未完待续。)
眼下,他最首要的是要破解诗句中的奥妙。
一旁的油灯的灯芯已经要燃尽了,火光微微跳动着,他的思路也铺展而开。
“好咧。”孙墨琛也斜着身子钻了出来。
“佛教徒所谓‘度人便是度我’,真令人敬佩。”孙墨琛从香炉里取来一把烟灰,权当是一杯酒,洒在了老衲人圆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