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品书论古今治道 交锋探敌我虚实[第2页/共2页]
昏惨惨的灯光下,史筠珩在策画着如何获得东条英机的作战图。这几天,南京日军司令部分外温馨,没有任何声响。会不会是作战图已经送出?史筠珩心下策画。他试图联络张沐枫,但是一无所获。张沐枫如泥牛入海,未给覆信。
史筠珩与三人一一握手,当他最后握住秋津奈绪的手时,秋津奈绪趁机讲一个小纸团塞入他的手心。
“陆相大人何必过谦。学书贵在专精,而特别贵在持之以恒。大人积十数年之心血,得成本日的笔迹,已令长辈后生望尘莫及。”史筠珩说道,“我曾经临习苏黄的一些字帖,然就如同是他们的互评,苏轼的书为‘石压蛤蟆’,黄庭坚的字为‘死蛇缠树’,如何都没有兴趣,终究放弃了。苏黄诗词俱佳,未书法,吾尚不能赏识。”
“近世诸家,如赵孟頫、董其昌诸人,在明清二朝影响至深,史次长莫非没有精学一些?”东条英机问道。
“陆相大人,这是颜真卿的《大唐复兴碑》吧。此书遒劲刚猛,气势开张,为颜鲁公扛鼎之作,陆相大人书法,深得此中神韵,将数十年疆场鏖战都凝注于笔端,佩服佩服。”史筠珩叹赏道。
“是,汪主席,卑职必然完成任务。”史筠珩答道。
“此人才学俱是一流,殊难对于,汪精卫有此人,可谓是慧眼识才。”史筠珩走后,东条英机对川岛芳子和秋津奈绪说,“你们要多多留意此人。”
“川岛蜜斯之名,早已声振寰宇,秋津先生,也是如雷贯耳。两位都是青年才俊,两位得入陆相大人门庭,可喜可贺。”史筠珩白了秋津奈绪一眼,想此人究竟是做的哪一出?竟然攀附上了东条英机。
史筠珩徐行拾级而上,来到房内。
“东条英机向来以老谋深算著称,此次必然得分外谨慎。”他迟疑再三,决定以汪当局名义一探虎穴。
“这二人俱是书法名家,但是身上瑕疵颇多。赵孟頫乞食外族,董其昌于德有亏,东条英机借此二人发问我,不过是想摸索我的心迹罢了。”史筠珩想到。
“如若依陆相大人之言,则书法之成,不过是假日光阴的工夫罢了。”史筠珩也佩服东条英机的纯熟。
“卑职平时烦于公事,偶尔涂鸦写几个字。我所喜之人,唯米元章、所临之书,不过是米芾《研山铭》、《蜀素帖》几本罢了。”史筠珩说。
“久仰久仰。”川岛芳子和秋津奈绪道。
“陆相大人,临习书法比方赏识女子,燕肥环瘦,各有所爱。期间分歧,亦对民风之演进影响有别。明人喜临赵孟頫,故满清入关,而投身外族者数不堪数,死节者唯崇祯一人罢了。清人自康熙已还,无不学书董其昌,故清季品德卑鄙,毫无气骨。汪主席夙来鄙夷此二人,尝警告我等行事有节,方能无愧本心。”史筠珩批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