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小处着手,精于细微 (2)[第3页/共4页]
不久,停业部管事就找哈同说话,表扬他事情当真、聪明无能,并问哈同对洋行停业有何高见。哈同怎肯放过这个在下属面前表示的机遇,忙说:“我看,用抵押的体例能够扩大停业额。”这话一下就说到了管事的内心上。用抵押、用期票,不但能够增大停业额,并且大有阐扬的余地。
当时,年仅24岁的犹太人哈同尾随嘴咬雪茄的洋商与身带枪炮的洋鬼子,流浪到了旧中国的大上海。当时,他一贫如洗,靠他父亲在上海的老朋友先容,才勉强到沙逊洋行混了个看门的差事,住在又脏又臭的勤杂工宿舍。
就在一些人等着看他的笑话时,他开端构造工人对废料停止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在女神像;再把木头加工成木座;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他乃至把从自在女神像身上扫下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
700万美圆的筹集
创意点评:
想到一个关头的“鬼点子”,就是翻开一扇通往财产的窗户;掌控一个储藏在商机中的细节,就博得了向宿世长的本钱。在缔造性思虑的快车道上,细节老是备受创新者谛视。炼就一双慧眼,不放过任何“猎物”,你就能在风起云涌的合作中留下搏击的陈迹。
好创意本身就是财产。一个年青人看了这则故事,便开端动手他的买卖。他请专业人士指导,拔取了一种略带弹性的塑胶垫,将其截生长方形,然后带着它回到故乡。故乡的小河滩上满是光亮标致的小石子。在石料厂将这些采选好的小石子一分为二,一粒粒稀少有致地粘满胶垫,干透后,他先上去几次实验感受,几次点窜好几次后,肯定了样品,然后就在故乡因地制宜开端批量出产。厥后,他又把它们肯定为好几个规格,产品一出产出来,他便尽快将产品鉴定书等手续一应办齐,然后在一周以内就把能代销的商店全数上了货。将产品送进商店只完成了发卖事情的一半,另一半则是要把这些产品送进主顾眼里。随后的半个月内,他每天都派人去做免费推介员。商店的代销稳定后,他又开辟了一项上门办事:为大型公司在后院中铺设石子小道;为幼儿园、小学在操场边铺设石子乐土;为家庭装铺室内石子过道、石子浴室地板、石子健身阳台等。一块本不起眼的处所,一经装潢便成了一处小小的乐土。
创意点评:
不到3个月时候,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金,每磅铜的代价整整翻了1万倍。
但是,真正使他立名的,是纽约州的一堆渣滓。
2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单独运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圆,这时他已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