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这跟昏君有什么区别[第1页/共2页]
对于太师一党来讲,这本来是个从中谋取好处的好机遇!
……
“请陛下早日命令,增加百姓赋税,以此来快速充盈国库……”
“外公说得没错!”
上官仪正落拓地在水池边喂锦鲤,耳边听着宋玉絮干脆叨的说辞,安静的脸上却没有半点反应。
刘德林只顾不住地叩首,身后的大学士黄登抬起沟壑纵横的老脸,痛心疾首道:“殿下!”
“是啊陛下!我们大梁方才经历与北元一战,如果不敏捷规复国力,结果可想而知!”
“再说从现在到四皇子结婚,另有三个月的时候。”
“老四不过是小我人操控的草包罢了,不敷为惧。”
“莫非孙儿真的就如许坐视不睬,由着老四那傻子就这么娶了程素素不成?”
“又如何应当跟这类不入流之人牵涉在一起?”
“这便是了。”上官仪目视火线,“再说了,四皇子不过是被人当枪使,被牵涉出去了罢了。”
“好!”程勋话音刚落,一旁的黄登便迫不及待道,“既然丞相大人这么说,看来是已经有了一道良计能够献给陛下了!”
“陛下!”
此话一出,统统人刹时把目光齐刷刷地对准了丞相程勋。
太师府内。
如果程勋如此冥顽不化,那就休怪太师一党成心伶仃了。
“去太师府!”
“老臣觉得,国库空虚一事虽还不至于到迫在眉睫的境地,的确是陛下不得不正视之事。”
“臣觉得,充盈国库一事固然要紧,但决不能以减轻百姓的赋税为代价。”
宋玉有些焦心:“莫非外公也默许如许的成果了?”
“殿下不如临时韬光养晦,静候机遇才是。”
不愧是太师,眼界和蔼度,绝非是普通人可对比的。
听上官仪俄然提起本身的名字,程勋立即后知后觉上前了一步。
刘庆走后,宋玉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
“忠告顺耳啊!”
“有了如许的丞相,对我大梁而言,还不知是福是祸!”
宋玉明显是没想到这一层,经上官仪这么一提示,这才皱眉思虑了起来。
“拉拢丞相,但是孙儿一向以来的打算啊……”
这一刻,宋玉对上官仪的佩服之情,就如同滚滚江水,一发不成清算!
“不知丞相大人对于此事,可有甚么能为陛下排忧解难的绝佳良方呀?”
“只是一想到让他白捡了这么一个大便宜,感觉这厮走了狗屎运罢了!”
“不然如许的行动,又与昏君有甚么别离?”
“多谢外公指导,孙儿明白了!”
带头的户部尚书刘德林更是一脸视死如归,大有要以尸谏梁帝的架式。
“本来觉得程勋会违背父皇的号令,没想到这故乡伙也是个忍气吞声的!”
经上官仪这么一开导,宋玉较着表情大好,胸脯也不由自主地挺直了很多。
太和殿内呼啦啦跪倒了一群大臣,个个满脸涕泗,以头抢地。
上官仪伸手捋了捋髯毛:“这就对了。”
“您就算是要当场斩杀老臣,作为大梁的臣子,这些话老臣也不得不说!”
宋玉马上明白了上官仪的意义。
“哼,他老四碰过的东西,我如何能够还会要!”
宋桓那厮倒好,本身的人都敢介入,并且还白得这么大的一个便宜!
看着面前跪倒了一片的朝臣,梁帝双瞳如同利刃普通,令人不忍直视。
“会产生甚么,还未可知啊!”
听到这里,上官仪悄悄地笑了。
以户部尚书刘德林为首、几名大学士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