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横财[第2页/共4页]
雪后初情,日光照在窗外厚厚的积雪上,更加的敞亮。
赵三爷沉吟半晌,之前楼璟跟他说这个事,他猜想着这小小少年能弄来三万盐引已是不错,没想到竟能弄来三十多万,“单都城里的商贾怕是吞不下,须得送到越州去,年前必定回不来,起码要到仲春。”
楼璟买仓钞时,用的是一钱银子换一两仓钞的代价,只要公价的两成,到晋州去换盐引,却用公价换,要做成这类买卖,可不是件轻易的事。
“那便还是按我们之前说的阿谁价,这盐在晋州,运走也颇费些工夫,再高怕是卖不出去。”三爷微微点头,有些为莫非。
不过既然楼璟说不打紧,那便不必多想了。
赵熹看着楼璟舀来的帐本,半晌才冒出一句话来,“这下子,可赚大了。”
两人在府中躲懒,午后用过饭,趁着和缓,在院子里玩起了雪。
这一日是腊月二十二,不必上朝,安顺也就没有来叫门,由着萧承钧睡到晨光微曦。仆人未起家,主院里的下人天然不敢过来打扫天井扰人清梦。
这是律法上定了的,那盐政吏不成能在这上面压价,摆布他手中的盐都是要发派了盐引的,与谁换都一样,端看谁给的礼重、谁的面子大罢了。楼家在晋州的权势几近无人能敌,何况该送的礼,楼璟向来是毫不含混,天然把那盐政吏哄得高欢畅兴,将他几万两银子买来的三十多万两仓钞尽数兑了盐引。
另有几天就要过年,朝中没甚么大事,但是噜苏的事都要在这几天扫尾,淳德帝这般怕费事的人,也不得不将尚书省与中书省的高官聚在御书房里,从凌晨一向忙到掌灯,早朝都改成三日一朝,好让官员们从速将年关的事在衙门里措置安妥。
楼璟本来就是个武将,常日里穿戴常服并不较着,似是个翩翩公子,美若泉中玉;而一旦穿上了盔甲,浑身的气势便闪现无疑,渀若宝剑出鞘,流光溢彩,摄民气魄。羽林军做仪仗用的盔甲,天然做得豪华精美,穿在楼璟身上,衬得他更加的俊朗不凡。
腊月二十八,夜,麟德殿。
萧承钧缓缓展开眼,夏季屋中烧着炭火气闷,床前的帐幔就没有尽数拉上,微微眯了眯眼,待适应了面前的亮光,才完整伸开,这才发明,本身没有睡在枕头上,而是睡在一条健壮的胳膊上!
萧承铎被噎了一下,瞥了一眼下首的四皇子,眼中闪过一道阴桀,口中却笑道:“不急,大皇兄不是也没有正妃吗?”这般说着,忍不住昂首看了一眼御座边的前太子妃,这一看,目光便黏在那边舍不得移开了。
赵熹的三伯管着京中的碎务,这事向来也都是跟这位三爷谈的,因此楼璟没有理睬咋咋呼呼的赵熹,只看向三爷,“您看,多久能脱手。”
江南富贾多,要盐的也多,天然比都城好卖。
萧承钧强忍下笑意,这才渐渐悠悠地回了三皇子一句,“我向来不喜这个,倒是皇弟,当早些纳个正妃。”
“我小时候跟祖父一起玩雪,他团了雪球,总照我屁股砸,一砸一个准,干劲还足,常常能把我砸趴下。”楼璟扁着嘴,想起爷爷那年扔过来阿谁海碗大的雪球,还感觉心不足悸。
化雪的气味把梦境带到了广宽的北地,萧承钧没有去过北地,只听楼璟提起过,大漠无垠,纵马千里,如有一日能与楼璟策马,从江南一起奔到大漠,也算不枉此生。萧承钧在睡梦中微微地笑,感觉这个梦实在是好,有些不肯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