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初战告捷今奏凯[第3页/共3页]
五天后,几近每天吃住都在上书房的朱翊钧终究等来了瞻仰已久的两个密奏折子。
吕调阳一屁股坐在一块石头上,拔下身后的尚方宝剑用袖子擦了擦:“我们剩下的时候未几了,我估计圣上现在也是一筹莫展,在等我们的好动静。这口宝剑,已经喝了三小我脖上的血,如果再杀人的话,我估计他们就会真的造反了!”
定睛一看,这个折子是朱衡的,和平常比拟没有甚么辨别,封条正面印着朱砂,背后写着姓名。而另一个应当是吕调阳的折子却很奇特,内里系着一根黄色的线,这是甚么意义?
山东德州。内阁大学士、八府巡按、工部尚书朱衡,钦差大臣、吏部侍郎吕调阳,正坐在被再次冲毁的新渠前一筹莫展。
公然,朱衡的密奏折子写着:“臣不负皇上重托,仰仗皇上天威,新渠建成,大堤合龙,正在复垦种田、重修村落,向哀鸿发放赋税!臣让圣上久等,将心比心,先报与圣上晓得,官报随后送呈!”
刚筹办先拆吕调阳的这个折子,他俄然想起来了,这根黄色的线应当是宝剑下方的剑穗,这就是本身赐给他尚方宝剑的一根剑穗。
朱衡也唉了一口气:“是啊!杀人诛心!可我们现在还必须倚靠这些本地官员啊!没有他们,就靠我们哥俩个,另有这些从戎的,没有后勤和补给,没有民夫和劳力,谈何轻易啊!”
要不是先杀了这三个虚与委蛇、贪脏枉法的人,给统统山东官员予以震慑,让他们现在另有所害怕,他们早就造反了。
就在心灰意冷的时候,门别传来冯保的声音:“圣上,从山东来了两个密奏折子,八百里加急!”
“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恩恩仇怨又何必太在乎。名和利呀,甚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朱翊钧这首《对劲地笑》唱得还挺熟,一边唱一边又把吕调阳的密奏折子翻开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