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升官大计(已修)[第1页/共3页]
海西崖笑笑,低声道:“烧饼茶水管够的,但我正忙着呢,那里腾得脱手来,随便吃两口对于了就完事。要干的活太多了,早些忙完,我也能早些摆脱。”
马氏鼻头有些发酸。她没想到丈夫竟然还记得她年青时的话。
海西崖对老婆道:“我是在肃州卫正八品知事位上致仕的,本日重回旧地,顾将军仍旧让我做这正八品的知事,却也暗里跟我说了,现在卫所空缺甚多,等孙永禄被押送甘州,他那些亲信当场措置,便可让我代从七品经历之职,代着代着,就能转正。前任经历升上来不敷一年,我替他把剩下两年的任期做满,都司便可做主再升我一两级。以我的资格,断无人会质疑的。不管是从六品还是正六品,我便是告老回籍,在故乡父母官面前也能抬得开端了。到时候你见了娘家亲人,也能挺直了腰杆说话。”
海西崖脸上不由得暴露浅笑来:“我就是这个意义。哪怕是要在边关多留几年,我也不在乎。等宝顺在文职上做出了名声,将来他大了,要调往别处去,也还是改不了武职。如此,孩子安然了,我们也能放心。”
胜利把谢文载忽悠畴昔后,海棠表情大好。吃过晚餐,她还不足力在院子里漫步消食。回屋歇息之前,她往东配房方向张望了几眼。
马氏沉默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道:“额也不乐意,可宝顺仿佛铁了心。今儿你不在家,他就借了长安的弓箭,在院子里练起箭来。额看他累得不可,却不肯叫一声苦,与平常大不一样。娃都拿定了主张,就算你硬逼着他读书科举,他也不会甘心。额们还能拿他咋办?”
海棠在黑暗中展开眼,暗叹长辈们用心良苦。只是海礁真的会接管吗?
深夜她听到外间有动静,醒了过来,倒是爷爷海西崖方才回到家,正在吃宵夜。
哥哥海礁刚吃过饭不久就回屋去了,此时已经响起了鼾声,明显是累极了。
马氏听得皱眉头:“老爷不是说,过些日子就回故乡去嘛?做甚又要将孙子塞进卫所里?一旦在边军任了职,想要脱身就不轻易咧!宝顺还小,你着啥急?!”
马氏给丈夫舀了一碗热汤,放到他面前:“活很多么?莫非就只要你一小我在干?没别的帮手了?”
八品的官职,在大楚朝能够说是不入流,哪怕海西崖回到永平故乡,也没几小我瞧得起。顾将军劝海西崖,趁着如本年纪还不算很大,再多做几年边军文官,只要把品级升上去了,今后告老回籍,乡党也能高看几分。儿孙们能多得一份面子不说,就是他已故的老娘谢氏夫人,也能得一份身后哀荣。海西崖那位到处架空继母、兄弟的嫡长兄海东岭,就休想在继母牌位或墓址上做甚么文章了。
马氏叹了口气:“老爷真是一片苦心,只盼着宝顺能体味额们的企图,别总叫人担惊受怕才好。”她顿了顿,又想起一件事,“不过这里毕竟是边城,如果前儿那样的大战多来几次,文职也不见得安然,还是尽快回中原去的好。”
马氏心中满怀柔情,那里另有甚么贰言:“就依老爷说的办吧,额都听你的。”
海西崖叹了口气,放下筷箸道:“不是我焦急,而是宝顺生出了参军的心机,总磨着我要留下来。我担忧孙永禄的人把谢表弟他们的动静传回京里去了,想着在肃州多待两年也好,就承诺了顾将军。可我若不早点想好对策,就怕宝顺端的一门心机惟上疆场挣军功去了,再难掰返来。你我这把年纪了,才得这一个远亲的孙子,难不成还真的要眼睁睁看着他走上他爹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