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作死的西夏[第2页/共4页]
导火索,来自于西北。
~~~~~~~~~~~~~~~~~
这一系列惊雷般的动静,对天下各国打击最大的,就要数西夏了。想想在三年前,这天枢城只不过是占有河东一起的小权势,当时西夏还曾不知天高地厚地与这个新兴权势战了一场。成果,非常苦楚,天下的精兵,折了非常之一。那是继夏金两国在元德四年(1122)宜川河大战失利以后,又一次惨痛的军事得胜。
洪皓向北一指,须发无风主动:“当日侵犯我西安州、麟州建宁砦、怀德军,天都寨,更有陕西以北千里之地,莫不是变成流沙流泄而逝了?”
只可惜,合法李乾顺飘飘然之际,金人脱手给了他一记大耳括子――不久以后,金国大将兀术又率军侵犯天德、云内等州,硬生生让西夏将吃下去的吐出来。
当然,李乾顺与夏国的文武大臣们在“义愤填膺”之时,谁也不会去想这陕北千里之地与州砦军寨是如何来的,又是谁的国土。在这个期间,百姓的认识里,国土这类东西,谁占了就归谁,谁占得久了,就理所当然属于谁家地盘。
华天子告急召见尚未返国之使臣曹价,峻厉斥责夏国之蛮横行动,激烈要求夏国方面道歉、补偿、交出凶手(意指梁买忠)、退出西北路招讨司故地。
十一月尾,夏国使臣曹价,正式获得华天子召见,传达了夏国国主情愿无前提将西安州、麟州建宁砦、怀德军、天都寨、定边军、德静砦及陕北千里故乡偿还之意。同时,但愿两国缔结对等盟约,这也算是夏国的前提了。
三十六旅还未走出西京道,就见到被摈除而回的萧特葛谋契丹卫队二十余名流兵――尽数被割去一只耳朵,另有三十余卫兵被杀。
这、这不是挤兑人么!你让人家夏国到那里去找金国缔缔盟约?
十仲春初,华国派出金国降将、原辽国旧将萧特葛谋,前去镇州,与夏国统军使梁买忠构和。
李良辅,老熟人了。不消说,是被华军(原天诛军)打怕了,有“恐华症”,与南宋的那位“名将”刘光世有“恐金症”一样普通。濮王与舒王,都是李乾顺的儿子。这兄弟二人,人如其名,俱晓得蕃、汉笔墨,又善于诗文,是夏国王族才子。李乾顺对这两个儿子甚为爱好,授李仁忠为礼部郎中,李仁礼为河南转运使。这一对兄弟,都很不喜兵戈,更仇恨打败仗。昔年神堆驿大战,夏国被伤得太深,影象犹新,更何况此时华国更强大如此。
而契丹人也一样仇视党项人。
十一月,方才整备结束的华国处所戍卫军;府州折家军、晋宁军,各出骑步三千,向夏国东北的左厢神勇军司及银州逼来。而驻守延安府的第五军第十四徒弟选部,也陈兵于白干山下,对夏国东南的龙州、洪州,虎视眈眈。这还不算,在夏国西南,驻军于环州的华国第七军第二十一师赵哲部,也出兵进至定边军的神堂堡,摆出一付随时共同东、南兄弟军队,进击夏国西疆重镇盐州的架式。
夏国统军使梁买忠,出身夏国“一门二后”的赫赫望族,乃故太后远亲,一贯心高气傲。如果来人是女真人,他还顾忌三分;是华人(宋人),他还收敛一分;恰好倒是个国灭多年、旧有夙怨的契丹人,梁买忠如何看在眼里?少不得语出调侃,两边几近翻脸,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