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枪断桥[第3页/共4页]
狄烈深吸一口气,突然闭住呼吸,在满身每一个细胞都达到最静止状况的一刹时,食指一动,扣下板机――
狄烈深深吸一口气,眼神果断不移――这里是疆场,没有怜悯,只要灭亡。任何一个突入这疆场的人,不管是志愿,还是被迫,都必须做好下一刻非命的憬悟,这就是疆场法例!任何一个置身此中的人,都必须遵循。
既然已经败得惨到家了,那么也不介怀再赔上几万辽、宋降人的性命,也要保住服从。这就像一个赌徒,已下了一半注,不管如何,都得要赌完才肯罢手。
郭大石记起柳林铺之战时,那出色的断桥一幕,主张用火药战船能不能撞毁浮桥不好说,还是用火药保险。”
狄烈说的“这个”,就是他的大狙。
岳云凑眼看去――公然见到了,还真是……如果不是内心早有筹办,加上之前看得眼熟的话。底子不敢想像。那一点点向前挪动、几近微不成察的凸起。竟然是一个活物。
不过在这个期间,能这么干,敢这么干的将领还真未几。在这方面,金军要比宋军强很多。比方在黄天荡之战前期,兀术就曾亲身登金山察看宋军战船环境,只不过过分于矜持,竟只率几个保护,成果中了埋伏,差点被俘。
说来也怪,岳云看罢,竟莫名地松了口气。军主的假装暗藏实在太刁悍了。三百步外的金军,决不成能,军主安然无忧矣。
狄烈选中的处所,间隔南岸桥头约五百五十米,是一块积水的凹地,与浮桥的射击夹角小于二十度。实在若能再向前推动一百米,射击角度与结果最抱负。可惜,金军骑步鉴戒线,恰好放在这个间隔――换而言之,狄烈要在金兵鉴戒哨的眼皮子低下,打出这决定性的一枪。
岳云、梁阿水、郭大石都想担负军主的察看员,但狄烈一概回绝。启事很简朴,当进入两里范围时,有一片没有遮挡的开阔地,只要一丛丛暴露草根的低矮杂草。狄烈必须蒲伏进步约四百米,才气到达预定地区。蒲伏进步是一种看似简朴,实则难以精熟的军事技术。随行的三人,没有一个具有如许的技术。他们如果跟去,反而轻易透露好事。
听了岳云的抱怨,狄烈扭头笑道我们的雄师再多,也只能追着金军的屁股撵,想绕到前头截住很难――我们不恰是为此而来么?”
狄烈没,目光定定盯住桥面上首尾相连、拥堵在一块、久久才挪动一下的绵长车辆,仿佛想起一些长远的事……很久,狄烈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回顾对三人道不消那么费事,有这个就行了。”
说这话的是岳云,此时他正伏在黄河南岸一片草泽沟壑中,望着数里以外黄河浮桥上如流车马人潮,不无遗憾地感喟。
长桥如铁板,人畜如炙肉――好一串黄河铁板烧!(未完待续……)
果不其然,约二刻时,军主的身影快速沉入那片凹地,三人不约而同松了口气,无声碰拳以贺。
凹地泥泽中的狄烈,静如泥雕,冰冷的眸子,映着熊熊烈焰,以及火光中扭曲的人影、发疯冲撞踩踏的牲口……
狄烈沉吟道正如梁阿水所说,黄河不是浊漳水,更不是易水,浪急澎湃,逆流而上爆破浮桥,难度很大……”
在岳云、梁阿水、郭大石的帮部下,狄烈满身缠绕芦苇草枝,连大狙都缠上糊满河泥的布条,配上一身迷彩服,脸上涂抹迷彩油。往地上一趴,不靠近到三五步以内,真会当作是一个长满杂草的小土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