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九品寒门 > 第四十六章 因恩学射(2)

第四十六章 因恩学射(2)[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舒晏两腿叉开,站好,两臂用力一拉,却只拉开了一半。他暗忖道:我舒晏年已弱冠,常日砍柴种田,自认也有些力量,如何这弓却拉不满?想完,松开手,大喘一口气,一咬牙,两臂使尽满身力量再一拉,也只拉满了七成。

舒晏一笑:“这你也晓得?”

舒晏忙说:“不是的,不是的,我祖父年事大了,不谨慎摔了,这和你没干系。咦,唐公公,你如何晓得这些的?还晓得我祖父死了?”

“何止是几担水!另有呢!那年下大雪,你为了送我回家,你晚到家一两个时候,而你祖父惦记你,出门看望,就拔腿摔断了,致死也没好。”

舒晏遵循唐公公的唆使站好,两膀及腰部一用力,公然将这把硬弓拉满。舒晏松开弓,对白叟见礼道:“多谢公公指导。”

“我甚么不晓得!我还晓得你固然熟读《五经》、但六艺当中,却只精通礼、书、数三艺,却不通射、乐、御。前人讲,君子要通《五经》,贯六艺,而你只差三艺不通,你内心必定郁郁难安,只是不得其缘。本日,我老朽鄙人,念你是个真君子,愿助你贯射、乐二艺。”

“好的,唐公公,我会下苦功的。”

一句话提示了惊呆当中的舒晏,他赶快跑去把四支箭拔下,重新放入箭袋,然后唐公公把弓交给他,说:“明天我们就先从白矢练起。”

唐璧把箭搭在弓上,说道:“挽弓要挽硬,射箭要射长。硬弓就要配重箭,如许共同,箭的能力能够数倍于敌方。”

唐璧放下弓,解释道:“实在,我年青的时候并不卖猪苓,而是和你祖父一样,是前朝的臣子,只是我们一文一武,并不熟谙,但你祖父的名声我却有耳闻。我跟从先帝南征北战多年,打打杀杀的一辈子,仗也没打完,也不晓得谁对谁错,谁该讨伐谁。直到灭了西蜀以后,我就告老还了乡。家中只要一个儿子,我也传授了他一身的技艺,并为他谋了份差事,可他却不争气。厥后我也不去管他,随他去,本身靠卖猪苓为生。”

“唐公公,我不是甚么公子,你还是叫我晏儿好了。”舒晏把扁担和水桶收好,“你的儿子……”

舒晏看向箭靶,那箭靶离现在他们站的处所足有百步之遥。只见唐公公拉满弓,“嗖”的一声,这支箭带着一股劲风离弦而去,百步以外正中箭靶。舒晏还没来得及赞叹,紧接着耳边“嗖嗖嗖”的又传来三声响,三支箭又接连飞出,四支箭高低摆布呈井字状紧紧地定在了靶心。

“就凭这把硬弓,就不是凡人之物,唐公公必然是位将军了?”

唐璧松开弓,脸不红,心不跳,“我固然年纪大了,以老态龙钟示人,但是力量却不输于你们年青人。”

“好。”舒晏背起箭袋,挎着硬弓,跟唐公公去了城南。

舒晏瞬时被惊呆了,他觉得前人所讲的射箭的这五种技法,只是前人浮夸之词,特别是这井仪之法,是毫不会有人做到的,谁承想,竟然真的有人做获得,并且此人还是一个须发斑白的白叟。如果换做普通的人,即便是年青人,先非论箭射得准与不准,就是斯须间连拉这四下弓恐怕都做不到,再看唐公公,微微含笑,神态自如。

舒晏把弓接在手,不住赞叹:“嗯,确切是一把好弓。”

舒晏把水倒进水缸,笑道:“你家离水井太远了,你这么大年纪,又腿脚不好,挑这么沉的水必定太吃力了,以是我就帮你挑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