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乡邻有情(1)[第1页/共3页]
“当然是给你们收稻谷啊。晏儿,你这孩子,一个月前不是和你说好了嘛,你家收稻谷的时候跟大伙儿说一声,大伙儿宁肯自家的稻谷不收,也要替你们两家收的啊。你们两家这老长幼小、病病歪歪的如何无能得了这活儿!”
舒晏瞥见芷馨出来,两小我对视一会儿。颠末此次变乱,两小我仿佛都长了两岁,显得成熟了很多。
芷馨看着舒晏,看着这个已经提早束发的少年。固然“装成熟”,但他俊朗的脸上较着带着稚嫩,显得熟谙而又陌生。这个不幸的同龄的异姓哥哥,唉,实在欠他家太多了。芷馨固然不懂《论语》里的那套“非礼勿视”之类的教条,但少女的羞怯感是与生俱来的,她也移开了眼睛。
“谢公公,你看看天!”
两家人这几十天,都在哀思绝望中度过。明天,谢义、刘氏听了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感觉欣喜了一些,力量也仿佛大了些。这五小我用眼神相互鼓励了一番,憋足了劲,筹办大干几天。他们仿佛健忘了稻谷从收割到储运对他们长幼来讲是一个多么艰巨的过程。
舒晏扶着谢公公靠在一棵树下,正在悄悄忧愁,俄然瞥见远处有一行人,约莫有二十来个,别的另有两辆牛车,直奔他们这里来了。及至近了些,又发明这些人个个手里都拿着镰刀。
两小我固然未成年,也没有一丝邪念,但毕竟长大了一些,现在已经很少有肢体打仗。他们在一起只不过是说说话,读读书,不像之前那样肆无顾忌的打闹了。
“谢公公,快上车,我们先回家。”
舒晏一看有牛车,赶快筹算将谢义扶上牛车。
女子到十五岁的时候,如果已经许嫁,也会把头发盘到头顶,叫及笄,表示已经成年。到了二十岁,就算没有嫁人,头发也必须盘起来。十五岁以下的少女,未成年,头饰比较随便。
“夏公公,你们这是干吗去?”
“晏哥,你说我们的稻谷几天能收完?”现在他们长大了,芷馨叫舒晏也不是孩子气、过于密切的“晏哥哥”了。
又过了几天,舒晏家的稻子熟得差未几了。他不但为自家的稻子忧愁,也为芷馨家忧愁。这天早上,舒晏和谢义早早吃过了早餐,拿起镰刀,到田里收稻子。颠末韩家门口,瞥见芷馨一家也早早的清算结束,刘氏这两天身材好了一些,她带着两个孩子也筹办去收割稻子。在之前,刘氏很少下地干活的,不是她懒,而是舂米,做饭,洗衣,缝补缀补,都要她做,最首要的她还做女红赢利,一刻不断闲。固然贫寒,但他们两口却其乐融融,没有太高的苛求,这类男耕女织,有儿有女的糊口,这两口过得相称的津润,感觉非常的幸运。只因如此,韩宁的拜别,刘氏才会遭到如此大的创伤。
舒韩两家的地固然少,但却旱涝保收,就是本年下大雨,庄稼也不过减产三四成。汝河岸边的这块地是好地,种稻子、黍子、麦子都能够,并且庄稼每年换一换种类,不重茬,常常会长得更好。以是这块地每年种甚么都不牢固。本年,舒韩两家种的是稻子。
舒晏那里肯听,忙叫芷馨:“芷馨,快扶谢公公回家,这里有我们呢。”
谢义果断不上车:“不可,我没事,收稻谷要紧。”
即便晓得要下雨,此时应当更抓紧点时候多收割些稻谷,就算不能运回家,起码能够垛在一起用干草盖上也是好的,但舒晏顾不上这些,人可比稻谷首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