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达成和解(2)[第4页/共4页]
舒晏先自忿忿隧道:“我跟他本来已经媾和好了,谁知他出尔反尔,不但杀了我的守将彭惠,还要引兵进城劫夺!”
刘莽赶紧辩白道:“宇文兄有所不知,此乃是我部下人阿壮私行生变,坏了大事。一时激起了波澜,仓猝间谁也不及沉着,导致愈演愈烈,一发不成清算。”
宇文袭这么滚滚一说,舒晏那里能辨得清是真是假?
舒晏当年从唐公公手中获得了那两卷《乐经》残卷以后,深知此物的意义地点,不该该由私家保藏,以是决定献给了朝廷。本觉得保藏在皇家书馆会更加稳妥、万无一失,没想到竟丢失了!此事不亚于彭惠的死,令他双倍痛心疾首。
宇文袭和缓一笑道:“你别焦急,听我给你说说。先秦之时,战国纷争。商鞅本是卫国人,李斯本是楚国人,可他们都没为本身本国着力,一个使秦国强大,一个助秦国同一;楚汉之争,韩信本是项羽的人,终究却帮刘邦成绩了霸业;汉末大乱乃至三国鼎立期间,挑选弃暗投明的谋士武将更加数不堪数。成者贵爵败者寇。这些人都是看不到旧主的但愿而转投的明主。遭到了明主的礼遇,也都助明主成绩了伟业。此乃弃暗投明,这些人的确是二臣,但大多功成名就,彪炳青史。你能说他们做得不对吗?”
宇文袭对劲地点点头,接着用心专注地看了看躺在地上被小默拿利剑逼在咽喉狼狈不堪的刘莽,转而对舒晏道:“刘兄既然拿出了诚意,舒兄也应当退一步才是。现在刘兄这个模样,失实不太美妙吧?”
“《乐经》作为六经之一,乃是先秦乐律之集大成者,为乐律总要,其在乐坛中的职位如同《诗经》之于文坛,极其首要,不幸却亡于秦火。此两卷竹简乃是绝本残卷,独此一份,非常了得!既然丢失了,就应当及时搜索,为何坦白不报?”
芷馨此时倒是复苏的,从速小声安慰道:“这么首要的典范,已经丢失了这么久,朝廷竟然半点不知,可见已经不堪到甚么程度了。夫君不必就此愤恨。你想啊,那竹简即便当日不被丢失,在匈奴颠覆洛阳的时候也不能幸免。现在晋室已然毁灭,典章图籍、礼法旧制十足毁灭。残卷《乐经》又何独惜哉?它本该是亡于秦火的,只当它没有重新出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