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九品寒门 > 第八十一章 东宫党争(1)

第八十一章 东宫党争(1)[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司马炎看着摆布这些人,心内想:“他们提的这些定见,大要上看是为朝廷社稷着想,但实际上,大多结党营私,明争暗斗,都为的是一己私利,特别是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想到这里,他俄然把目光留在了舒晏身上。这些朱门权臣都有本身的一派权势,可这个小小的尚书郎,出身豪门,他必定没有资格卷入政.治.斗.争中来,我何不问问他?

“明天赶得巧,皇上固然退朝了,但还在太极殿偏殿。”

“大胆,如何敢拿陛下胡说!”施惠仓猝斥道。

舒晏嘲笑道:“施中正岂不闻,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又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我父祖生于前朝,天然忠于前朝,而我生于大晋,天然忠于大晋,这有错吗?”

施惠被问得哑口无言。

舒晏缓缓昂首,见皇上端坐在御座上,头戴五梁进贤冠,身着衮袍,年纪五十摆布,气度轩昂,不怒自威,让人一见,自有一股天子之气,盛气凌人,分歧凡响。皇上身后有两名宫女手执宝扇,御座前各站着几小我,内里竟有石崇和施惠。舒晏扫了一眼,忙又低下头。

司马炎对传位给司马衷也有所顾虑。他晓得本身身后,应当由一个可靠的人来帮手傻儿子,但他没想好选谁。固然他晓得此时的司马攸对皇位已经不再有苛求,由司马攸辅政再合适不过了。但是架不住太子.党的人吹耳边风,他本身又耳根软,以是此事他一向拿不定主张。

司马炎只是随口问问,施惠则是成心非难,舒晏听了,反倒更加平静,不慌不忙隧道:“孔夫子所说的这句话的意义,并非是先人必须通盘顺从其先祖的行动奇迹,而是必须顺时而变的。他所说的‘道’是适应天道的道,与时俱进的道。孝与不孝要看其将父祖的道改得公道不公道。昔商纣残暴,如果周文王、武王,不改其父祖之道,不去伐纣,那么,纣王还要残害多少大臣?还要有多少百姓为之遭殃?相反的,其后代幽王、厉王,如果持续遵守文王、武王清政爱民之道,又如何会就义大周八百年江山?大禹治水,如果他还持续顺从其父的‘堵截’之法,而不采取‘疏导’之法,又如何能胜利管理水患?另有孔夫子本身,如果持续遵守其父之道,做一名武将,又如何会成为至圣先师,不成为先师,他的这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又如何会被先人所知?就连陛下也是改了先皇之道的。”

“甚么北方四州大旱?我找你来,是为了明天高句丽遣使来朝贡,想让你写一份回书。”

司马炎听舒晏滚滚不断,感觉有理,正自浅笑着不住地点头,俄然闻声叫“陛下”,心内想,咦,如何另有我的事啊。

施惠近前回道:“回陛下,此人是我汝阴人氏,他的亡祖曾经任过曹魏的太学博士,是一名前朝遗老,致死都对曹魏忠心不二,其父发愤耕读,不肯为仕。”

舒晏谢了卫瓘和王戎世人,便迫不及待地问道:“不知卫公找我来是不是为了北方四州大旱的事?”

舒晏传闻要见皇上,不由得有些严峻。虽说尚书郎在皇上面前奏事答对是常例,但是本身毕竟官低位卑,又是第一次见驾,有些慌乱。他随卫瓘、王戎等人来到建礼门内,正在筹办笔墨纸砚,早有女婢拿过一颗鸡舌香来,给舒晏含了。鸡舌香是宫廷必备之物,朝臣们见皇上之前,都要服一颗,为的是与皇上说话的时候口气暗香,没有异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