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宫中少年[第1页/共4页]
“四,四殿下,我是……”瑜王长孙还不等说完,便被皇子打断,神采颇是不善,喝道:“甚么四四?语无伦次!”
皇宫里,朝经殿。
四皇子一惊,赶紧说道:“大哥,你如何有空过来了?”
就在这时,殿门处传来一声明朗斥责之声:“好好一个书院,修的是圣贤治国之书,吵喧华闹,和贩子之徒有甚么别离,成何体统!”
李玄奕哼了一声,看着李落,和声说道:“玄楼也是一样,父皇和太后对你期许甚高,行事要端方,方能不负了圣上恩宠。”
“你身边坐的但是我大甘皇族中少有的天纵之才,九弟的才调就是父皇也赞不断口,你不能弱了玄楼的名头。”
世人转头望去,座下看热烈的几人赶紧起家,恭敬一礼道:“太子殿下,大哥,你来了。”
“不过你是初来,还不晓得朝经殿的端方。”四皇子慢条斯理的说道。
“古来文人博学都讲究个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进我朝经殿的,如何也如果个学富五车之才,你说对不对?”
“甚么端方?还请四殿下明示。”瑜王长孙赔笑道。
缘起万隆历六年。
四皇子冷冷的哼了一声,眸子微转,不知在策画甚么。瑜王长孙乞助般看了李落一眼,李落无法一笑,和声一礼道:“四哥,他也不是成心的,四哥大人有大量,此次就饶过他吧。”
自甘朝太祖李夏拥兵而起,灭残商,定都卓城,自号甘太祖,这座城池的城门高悬甘朝王旗已近两百年,而卓城长明宫中更是奉养了十三位天子,当今恰是第十三代帝君李承德继位,国号万隆。
李落垂首不语,李玄旭冷酷一笑,扬长而去。瑜王长孙仓猝坐下,噤若寒蝉,目不斜视,就是李落也不肯多看一眼。李落暗叹一声,欣然无语。
朝经殿的教员都是大甘太学府和大学院中出类拔萃的学士,各有所长,择时入宫为诸位皇子讲课。
小小一座朝经殿,经常有生面孔,与谁同坐一桌,天然也要花上不要的心机和银子。与宫中皇子分歧,这些宫外来人少有争权夺宠,倒是奉迎附势多些,若非成心,决计不会展露锋芒。
李玄郢笑道:“我只是和他开个打趣罢了,也没筹算端的叫他喝下去。”
“没端方,四殿下问你话呢。”一旁的少年大声喝道。
李落得宠,虽是淳亲王府世子,衣食住行却与宫中皇子普通无二。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兼之才学甚有可取之处,万隆帝常常用来比对数落宫中几位皇子,众皇子劈面敢怒不敢言,只是背过万隆帝却少不了冷嘲热讽,幸亏淳亲王权势滔天,李落性子也是随和,没有生出甚么事端。
书声朗朗,读的是一篇平国策论民气的文章。殿中轻烟袅袅,有松露、旃檀、沉香的味道,悠然安闲,闻起来神清气爽,如同大梦觉晓普通。
两首诗词,道尽了九朝古都卓城的繁华。
四皇子嘴角一动,心中晓得倘若端的逼迫李落太过,只怕万隆帝和太后那里都讨不了好果子吃,不过骑虎难下,也不肯弱了阵容,冷冷的看着李落,沉默不语。
“对,对,四殿下说的是。”
殿内上首设有一座师位,堂下有案桌九张,每张桌案前皆有三两孩童端坐,另有宫中侍从俯身候在一旁,研墨递纸。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