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回 薄衣初试 绿蚁初尝[第2页/共3页]
张君宝主张盘算,去寺院的柴房、偏殿内找来几件铁器,来到寺院的后山,选了处土质坚固之地,掘挖出一个大坑来。再将铁桶拎来,细看这铁桶通体乌黑,长年担水却无锈迹班驳,想必是铁质分歧平常,心想“如此甚好,埋在此处也就不消担忧铁桶被锈蚀了。”张君宝将铁桶置於坑内,又将师父的骨灰放在桶内,连同扁担一并埋好了,然后网罗数抱杂草枯枝,细加袒护。
时下蒙宋开战近三十年,此地已是烽火过处,但见断壁残垣,倒不敷为奇。想三年前跟师父第一次下山,虽没有看到经籍里写的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但也见百姓流浪失所,食不充饥,衣不蔽体,病无所医。
襄阳一战,蒙古的大汗蒙哥被神雕大侠杨过掷石击死,宋人群情奋发,人们驰驱相告,视神雕大侠若神人焉。这小东邪更是对神雕大侠有种说不出的情素,三年来四周游逛只想探听一些神雕大侠的动静,无法不随人愿,竟无半面之缘。
张君宝拾径而上倒不吃力,行了约二三里远到了山顶,见一堵破败的围墙,绕到围墙前面,本来是一座荒凉的寺院。这寺院的庙门塌了大半,细心辨认门匾,倒是“南斗寺”三字,本来本身从小径上来之处恰是这南斗寺的后山。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郭襄家学渊源,诗词琴赋,奇门遁甲,无所不通。但她生性乖张,不尊俗理,更鉴戒了其外公的名号,自称小东邪。三年前,神雕大侠杨过给郭襄过了一个前所未有,无与伦比的十六岁生日,这小东邪便对其倾慕不已。
探金英,知近重阳。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念到最后,声音渐隐,但“天与秋光,转转情伤。傍晚院落,凄凄惶惑。”这四句却被张君宝听在耳里,记在内心。本来糊口安闲,顷须间,师父圆寂,本身无家可归,还遭少林寺僧们缉捕,当真是凄凄惶惑。随不由地冷静念叨着这四句词。
张君宝不敢走通衢,只在这密林里盘岖而行,翻过一座小丘,山势更加崎岖。这双铁桶巨大,加上山势峻峭,杂树乱生,行至林密处,铁桶前磕后碰好不安闲。
然靖康之役,天下大变。李清照也从北往南,一起展转,凄苦无常。尝尽了酸甜苦辣,观遍了世态炎凉,才有了开篇之词。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这两句短词摘自一首《行香子》的词,乃是一百多年前的一名大才女李清照所作。
一百多年后,南宋理宗天子景定三年的一个春季,距少林寺百余里的一座荒山当中,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也兀自念叨着这四句词:“天与秋光,转转情伤。……傍晚院落,凄凄惶惑。……”。
张君宝行了一阵,心中默想:“如此赶路只怕还未到襄阳,就已经被少林寺的徒弟们追上了。铁桶惹眼,岂不是给他们留下本身行动的暗号?固然无色师叔成心放过於我,指引达摩堂弟子向东追随,但他们久寻不着,必来这边寻,我若还是担这铁桶赶路,岂不是自投坎阱?可这铁桶倒是师父的独一遗物了,若要丢弃倒是千万不成的。不如找处所将其妥当保存起来,将来有了容身之所,再将这双铁桶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