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只是时间问题[第2页/共2页]
“不过太子府就算有钱,那也是太子一件货色一件货色赚来的,来之不易,如果平白给了贵国,太子麾下的皇庄庄民们会如何想?那么大一笔钱,就算发给庄民们,也够每户人家多养一个孩子了!”程振道。
而高丽明显不止借这一次钱。
李公仪这算是晓得了,本身应当求甚么人。
因而就尬住了。
“不瞒先生,我高丽本来就瘠薄,打了这大半年的时候,国库已经是一空了,之前为了让金国不来打我们,花了很多的金银,现在,已经是无觉得继了!”李公仪哀叹着对张浚说。
“我们太子有钱。太子府在河北三路,开厂无数,卖出的货色脱销天下,固然太子本身很俭仆,财帛很多时候都是借给户部利用,但是他手里,那真是金山银山啊。”张浚感慨道。
而大宋朝廷,也开端显得蒸蒸日上,有了复兴的面头。
“户部是真没钱,这一点,全部朝廷都晓得。”张浚也很光棍的对李公仪说。
感激过了张浚以后,李公仪就去求见太子了。
更何况大宋去高丽开矿的话,当然不会从本国千里迢迢的派去那么多矿工,还得在本地雇佣,这些人从矿山里赚了钱,不也要给高丽王室交税?
李公仪看着张浚,张浚也看着李公仪。
程振的话让李公仪有了一些但愿。
“还望贵国能给鄙国出个主张。”李公仪光棍的说。
两边签下和谈以后,李公仪就迫不及待的用这两百万贯铁钱,向大宋朝廷收买粮食和军器,左手倒右手,大宋即是只支出了一些粮食和军器,就拿下了高丽境内超越十座矿山。
朝廷能直领受辖的地盘上,掌控力进一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皇庄,让朝廷收取税赋变得更加的轻易,那些皇庄的庄民们乃至都不消税吏下去催收,他们会主动的将粮食集合起来,然后和庄头一起送去四周的常平仓。
这个利钱,倒是不算高。
当然,这不是赵谌太弱,而是杨再兴确切太能打。
“感激张兄指导。”
再加上商税的支出,全部大宋朝廷的岁入,已经超越了之前顶峰时候的岁入。
在和高丽的构和中,时候走到了靖康四年。
这已经是赵桓即位的第四个年初了,赵谌也从九岁的少年,成为了十三岁的少年,勉强能够称得上一个青年了。
他也算是熟知中原文明的,但是就向来没见过这么牛逼的太子。
矿产在高丽源源不竭的挖出来,然后通过海路运输到大宋,这会极大的进步大宋港口的吞吐量,让大宋变得更加的繁华。
并且两百万贯啊,那就是三百万石米!
这就是大宋的李世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