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人情冷暖世炎凉[第1页/共3页]
薛元超的祖父曾经是大隋朝的內史侍郎,父亲也是唐太宗的亲信,祖孙三代为官,政治嗅觉的灵敏性,非裴炎和赵智周可比。
“唐公子不必担忧,我感激你还来不及,又为何落井下石?我早已是个废人,生无可恋,老百姓常说,舍得一身剐敢把天子拉上马,想来真是畅快呀!”
此时已经初冬,天寒地冻,可李贤及其家眷,竟然还穿戴单衣,此中几个抱着婴儿的女人,哭着安抚着怀里哇哇大哭的婴儿,看到这一幕,没有人不悲伤。
唐敖打量着三人,薛元超年纪看起来最大,两鬓斑白,给人一种老好人的面相,高智周边幅清癯,仿佛一阵风就能刮走,而居中的裴炎,目光炯炯,看李显的眼神,很有虎睨狼顾之感。
面对李显的质疑,薛元超和高智周不时点头,感觉李显说的有事理,对李显能如许替太子说话,表达出来的兄友弟恭,深感欣喜。
裴炎身为门下省侍中,划一于宰辅,李显也不敢慢怠,点头称是:“本王的确为太子而来,几位大人辛苦了,不知几位大人,可查出了甚么吗?”
李显站起家来:“那等仆附属官,为一己性命,另有甚么不能构陷的?还望几位大人明察。”
唐敖期间偷偷去张望过,李贤被软禁在兴庆坊,扼守森严,连只老鼠都溜不出来,关押赵道生等人的处所也是如此。
李贤没想到唐敖身边的车上是冬衣和肉食,有道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李贤看着出世不到两月的一双后代,朝唐敖拱手道:“多谢。”
李显和唐敖就这么被裴炎打收回了政事堂,哪怕李显故意替李贤说话,跟着李贤认罪,统统都是徒劳。
随后圣旨送到英王府,英王李显被册立为皇太子,马上入住东宫,太子李贤谋逆案,在拖了三个月后,以快刀斩乱麻的锋利措置灰尘落定。
以薛元超的经历判定,李贤被废已成定局,并且主导这件事的,不是皇上李治就是皇后武则天。
只见一队御林军正押送着数十人,为首者不是李贤还是谁呢!余者也都是李贤的家眷和奴婢。
宫女恰是心月,不动声色的让裴炎三人等着访问,偷眼看了看裴炎给的纸张,上面只要四个字:统统安妥。
“甚么?这不成能。”李显寂然的坐了下来,难以置信,李贤竟然承认谋逆?这如何能够?莫非裴炎等人对李贤用刑?裴炎等人也没这个胆量啊!这到底是如何回事?
薛元超听到裴炎拿到了李贤的供词,当即闭目不语,心中已经盘算主张不再掺合此事,到时候随便署名便可。
长安城外二十里处,唐敖终究撵上了在北风中瑟瑟颤栗的李贤等人,卖力押送的御林军,间隔很远就把唐敖喝住,毕竟李贤的身份不普通,出了不对,他们都得掉脑袋。
在唐敖二人返回英王府的时候,裴炎面对薛元超和高智周扣问的眼神,无法道:“两位大人不必这么看本官,本官也是方才拿到太子的供词。”
李显的家眷奴婢,已经搬家掖庭东宫,唐敖没有跟着出来,除了避嫌,更是遁藏承平公主,现在在西市内赁了三间屋子,也算有了本身的一个小家。
赵道生摇点头:“唐公子,一个废人还能有甚么遗言,家人没有被我连累,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倒是有件事,赵某要提示唐公子。”
李显点头道:“几位大人,太子举止端庄,才情敏捷,入主东宫以来屡有建立,不但监国有方,还调集文官注释后汉书,说太子谋逆,本王毫不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