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春城临安[第3页/共3页]
“这么说,陛下真的病入膏肓了,皇后连夜召她入京。”
这件事沸沸扬扬传了多时,常山王返回封国后,负气捎去一纸手札,宣称此后不再春觐,元祐帝未作任何回应,相称于默许了常山王的做法,在那以后常山王果然没有再踏入临安半步,每年春季只遣派丞相和属官押送岁贡入京,上述政绩。
御史大夫带领辖下的属官迎上去,酬酢一阵后说道:“大王一起辛苦,请到别馆换衣暂歇,容臣等回宫复旨。”
“鹏抟九万。想必令尊对你非常正视,可惜啊,困在樊笼里的鹏还能再扶摇直上吗?”
说完,老妇人沾了碗底剩下的茶水,快写下一颠转过来的字,旁的茶客伸长脖子凑上来看希奇,老妇人见人窥视,扬袖揩抹洁净,几上只余一片水迹。
元祐帝也千万没有推测,他与六女之间负气,会斩断了联络父女豪情的独一牵绊,导致父女二人形同陌路,骨肉不得相见。
竹杖的“哒哒”声再次响起,回荡在安好的凌晨。
北部的局势逐步严峻,多年没有吃过败仗的晋国现在是节节败退,这些远在元祐帝的料想以外,元祐帝舞象之年和父兄挞伐四海,弱冠年秉承大位,兵马半生,见惯权势的跌宕起伏,经历过疆场上的刀光剑影,如蝗箭矢,现在一代雄主没有死在疆场之上,却为戋戋疾症击倒,昏倒甜睡。
徽濬避而不答,仿佛很焦急,“烦劳娘子能偕鄙人一程,鄙人若能安然到达临安将感激不尽。”
“还没到春觐时候,如何有诸侯入京了。”
九万不再劝,瞥一眼徽濬腰带上的朴实短剑,冷冷道:“到了临安还请郎君尽快拜别,勿要再跟从。不然——”九万按了按长刀。
城门口出入的布衣被兵卒摈除到两侧,从臣号令一声,车队竖起了王旗和障扇,如此淑旂遮天蔽日,铺卷整整一条临安主街,行人纷繁涌入街衢夹道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