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命[第3页/共3页]
公输坚是楚国造府工尹,长的其貌不扬,木作之技或可称天下第一,船厂的工师一见到他就是顿首大拜。熊荆对他很客气,也回揖道:“雕虫小技罢了。世人皆呼我为子荆,公输大夫不必称我足下。”
鶡冠子是明白熊荆志向的,可他身为赵人,又作《鶡冠子》六十卷,当然不肯本身这个弟子泛舟于海。熊荆本想问‘天下尽归秦有何不成’,却感觉这过分违和,他只好道:“弟子身倦心乱,不知如何挑选。大子之事,庙卜而不决,此必是天命,何不待之?”
“御风之船为我楚国之独占,齐国全然不知。若以船载万余甲士由海至安陵……如何?”
“子荆过谦了。”公输坚也不太在乎尊卑礼节,他看向河堤下水流不断的水车说道:“我能一观水车之秘否?”
鶡冠子闻言却大力点头,“子荆谬矣。楚国、齐国、赵国之统,海路或可造福百姓百世,秦国之统则不然。秦灭各国,毁其宗庙,虐其公族,视其卿士如同土芥,而我楚国不然,灭国存其宗庙,移其公室,以周礼待其君臣。秦得天下则暴行天下,当时禁民出海,废造船之匠,如何造福中原于百世?”
“我愧矣!”拍打着面前的水车,公输坚感慨。灌溉的首要无庸置疑,可造府大小近万名木工就是造不成比桔槔更有效力的提水器具,现在面对着出水如龙的水车,他当即感到一阵惭愧。“此车应献于大王,令广造之,以解我楚国田亩之渴。”
那楚国和南宋比,南宋的前提好多了。南宋起码不缺人丁,楚国东迁以先人丁丧失近半,虽有宋地、鲁国弥补,可这些人丁都在淮河以北,江东人丁不敷二十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