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第2页/共2页]
俞大猷是个老粗:“甚么大名,都是些浮名罢了!”
贺六道:“我们来扬州又不是游山玩水的。陆批示使太正视我,老是交给我些查清、查不清都会获咎人的案子。”
郑必昌肥头大耳,一脸奸滑之相。此人是严嵩的铁杆翅膀。严嵩虽重用胡宗宪,却又防着胡宗宪。他将郑必昌调任浙江巡抚,目标在于看住胡宗宪。他是严嵩安插在胡宗宪身边的一枚棋子。
贺六道:“部属是甚么人,竟劳得胡部堂亲身驱逐。”
赵贞吉四十多岁。是内阁次辅徐阶的门生。按理说,赵贞吉与胡宗宪各为其主,徐阶与严嵩又是死敌,他这个南直隶巡抚应当跟胡宗宪泾渭清楚。但是赵贞吉与胡宗宪倒是至好。因为赵贞吉佩服胡宗宪的品德,更佩服胡宗宪定国安邦的雄图大略。
贺六道:“戚将军、俞将军。二位的大名,部属早就是如雷贯耳!本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胡宗宪道:“遵循锦衣卫的辈分,我们是平辈。我看,我称你一声‘老六’,你称我一声‘汝贞兄’如何?”
贺六受命来江南查抄前任两淮盐运使吴良庸的宅邸。那位吴良庸吴大人,既是郑必昌的老友,又是郑必昌的后代亲家。
一艘官船从运河驶入扬州船埠。官船的船首,站着贺六和老胡。
胡宗宪又指了指中间的两名武将:“这位是浙江都司戚继光戚将军,这位是浙直备倭都批示俞大猷俞将军。”
胡宗宪是好官,却不是甚么孤傲的清流。他精于为人办事。
嘉靖十七年,胡宗宪中进士。嘉靖十九年被实授山东青州府益州县令。他从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做起,一步一个足迹,坐上了浙直总督的高位,成为了朝廷派驻东南的最高官员。
锦衣卫的人在庸官墨吏面前,一贯是飞扬放肆。在胡宗宪如许真正有本领的好官面前,却都是恭敬的很。
老胡对贺六说:“老六,去船舱换上飞鱼服吧。你是钦差,不能失了朝廷的面子。”
其他官员们也齐刷刷的跪倒一片。
胡宗宪又指了指俞大猷、戚继光中间的一名官员:“这位是浙江巡抚郑必昌。”
扬州船埠上张灯结彩,一群江南本地的官员们正在恭候着贺六的到来。贺六是钦差,又是锦衣卫十三太保里的老六。江南官员们怎敢骄易于他?
赵贞吉道:“贺大人,有礼了。”
戚继光说这话,贺六倒有些难为情了:“甚么千里迢迢,甚么辛苦?比起二位将军浴血疆场,安邦定国的功劳,我贺六只不过是干一些分内的小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