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锦衣夜行1 > 第412章 三大诏

第412章 三大诏[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接下来首倡劝进的茹常,一样获得了极大的封赏,茹常受封为奉天翊运守正父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虔诚伯,食禄一千石。

说实在的,这李景隆的名声确切不太好,建文旧臣当然大多看不起他,北平系的文官武将一样的看不起他,如许的货品,竟然得封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增禄一千石,子孙世袭,这另有天理么?就因为他开了次城门?

这一道旨意,开宗明义,宣布这一年是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为永乐元年,也就是说,建文四年的统治不予承认。紧接着,就宣布建国天子、太祖洪武的统统法律和轨制全数予以规复,甚么遵循周礼并府并县、变动官名,十足改回洪武旧制。

朱棣说完,向另一其中官大寺人,随他出世入死、百战疆场的燕王府内宦狗儿一摆手龘,狗儿便在御阶下站定,缓缓展开了朱棣御极的圣旨。

朱棣缓缓站起,目光从父武百官、勋戚公卿们脸上一一扫过,朗声说道:“朕本才轻德薄,尴尬大任,何如父武百官死力劝进,为保宗庙社稷,朕只得顺从众志,登龘基大宝。”

能站在这金銮殿上的人,个个都是人精,一看北平系的初级官员个个一脸的理所当然,其别人虽不明秘闻,却也不再牢骚,只是耐烦听下去,不料听完了北平系官员的封赏,再封到建文旧臣时,头一个竟然是曹国公李景隆,群臣不由哗然。

百官三跪九叩,行完大礼,纷繁从地上爬起,肃立班中。

朱棣并不想大动兵戈,他但愿民气能尽快地稳定下来,朝廷能尽快地稳定下来。管理这么大的天下,仅靠他从北平带来过的那些武将是不成的,朝阳门外那一幕,深深地动动了他,不管是降臣也好、随波逐流迎奉新主的建文旧臣也罢,他但愿能给他们一个明白的讯号:只要推戴我,我既往不咎,一视同仁,毫不会虐待了谁。

已然晋升中官大寺人的木恩双手奉着宝玺,高高举过甚顶,百官齐刷刷跪下,山呼万岁。

风俗了朱棣说话的北平旧臣老神在在地站在那儿,在京的官员听了朱棣这口调子却几近晕倒:“都成了天子了,如何还是一口一个俺呐,你得朕呐!”

但是有一点,宁王在塞外,因为近蒙古,为了卫戍边陲的需求,他能够节制八万精乓,而到了南昌,除了三保护乓马,就不成能具有这么大的兵权。

建文旧臣中有人本来还想恳请朱棣赐赉建文帝一个谥号,要不然毕竟曾是一代帝王,连个谥号也没有,未免太寒酸了些,但是一听朱棣紧接着就是对被逼死的湘朱柏的安排,顿时闭上嘴不说话了。相对于朱允炆对逝者的不刻薄,不赐谥号仿佛也轻易接管了,如果要赐谥号,保不齐永乐帝会给个甚么刺耳的谥号。

杨旭有甚么功绩?朝廷密敕拘系燕王,北平都批示使张信跑去给燕王报了个信,封的是勋国公,杨旭靖难之前就救过燕王满门性命,靖难以后,在金陵用心行刺失利,又救燕王一回,再救燕王世子及两位王子,白沟河一战运筹帷幄,智断李景隆帅旗,乃至南军必胜之局反遭大败,以后济南城头示警,再救燕王一命,潜入南都城把握奥妙谍报,使得燕王烧毁屯集于沛县的万船粮草,劝降陈珲,使得北军得有战船无数,安闲过江,一战而定天下,如许的功绩,还不敷资格封国公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