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一万年太久[第7页/共7页]
朱允炆便想到了锦衣卫。罗克敌获得建文帝的传召不由大喜,他早晓得新帝即位,必定削藩,到时候必然会起用锦衣卫,却没想到皇上如此迫不及待,方才即位不敷一个月,就已筹办脱手了。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小付子吓得魂飞魄散,门外冲进两个军人,不由分辩便把他拖出去了。
齐泰只想直截了当削藩胜利,而黄子澄考虑的却多,他是既想削藩,又想削得理直气壮,不损皇上清誉,往好里说,这叫十全十美,鱼与熊掌兼得,往坏里说,这就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了。
江南姑苏、松江、湖州、嘉兴四地的税赋,是高于其他处所的,因为这些地区最为敷裕,当然,也有人说,朱元璋把这四个处所的税赋订得特别高,是因为这里曾是张士诚的地盘,朱元璋恼悔江南百姓推戴张士诚,以是立国以后予以惩戒。
几位江浙籍官员围着朱允炆,先恭维吹嘘了一番建文称帝后的新政如何气象一新,如同甘露,普天下臣民如何欢乐鼓励的屁话,说得朱允炆眉开眼笑,真当本身是人间圣君了,这话题便绕到了江南税赋上面。
朱允炆那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主儿,那里忍得住按部就班层层抽梯的把戏,他要的是一步到位,永除后患。现在卓敬既然上疏了,他就有了正大光亮的来由与亲信大臣提起此事,参议对策了。
次日一早,也就是夏浔乞假回家的当天,通政使衙门便收到了户部侍郎卓敬的奏疏,通政使司一见这份奏疏所议之事非常严峻,不敢怠慢,仓猝做个登记,以加急件立呈大内,大内文书房的寺人见了此疏也知事情严峻,从速登记在册,誊抄副本,然后把这份奏疏和天子还得空措置的几份首要奏章一并呈送御前。
方孝孺四十出头,描述清瞿,一身的书卷气。朱允炆见之大喜,立即将他连升三级,任命为翰林侍讲,有了出入宫闱,朝觐天子的资格,进宫有座,礼称希直先生而不名,方孝孺感激不尽,顿生知遇之感。
不过朱元璋只要一隅之地的时候,天下四分五裂,各有其主,要依着这说法,那几近每一股权势、每一支义兵、包含北元朝廷,当时都有他们的按照地,朱元璋要惩戒、要罚重税,仿佛除了他本身当初具有的那片地盘以外,到处都该收重税了。
放下这份奏疏,再批几份,他便看到了户部侍郎卓敬的削藩策:“……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徊,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又系金、元鼓起之地。今宜徙封燕王于南昌,万一有变,亦易节制……,夫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右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
夏浔传闻建文帝要见他,心中非常奇特,这位建文帝方才坐上龙椅,日理万机,如何有胡想起他这个小人物来?当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恰好树小了点,风又大了些,夏浔不敢怠慢,仓猝回到内宅,在几个女子七手八脚地帮部下穿戴整齐,着人牵出马来,随刘玉玦出了府门。
夏浔在宫中当值时候不长,本日当班的两个侍卫不认得他,不过一瞧他身穿飞鱼袍,那就是锦衣卫自家兄弟了,便客气地答道:“谁晓得这小寺人因为甚么触怒了皇上,皇上叮咛打死,那就打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