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七章 真正的遗诏[第4页/共5页]
在新皇即位到亲政之前,宋楠将是大明朝群臣之首,甚或能够说,新皇亲政之前,宋楠便是这大明朝的皇上,一个真正的具有至尊无上权力的隐形天子。
群臣伏在地上听着这段话,心中浮想连翩,照皇上遗诏表达的意义,皇上驾崩之前定和宋楠有过一番长谈。皇上自知不久于人间,没有叫太后去说话,没有叫皇后去说话,也没有叫其他臣子,只是和宋楠‘辨白心迹’,足见宋楠和皇上之间的干系已经超出了臣子和天子的干系,乃至超出了亲情,上升到别的的一个层面了。
群臣心中不知何种滋味,宋楠的才气人尽皆知,有他在,大明朝的将来定会欣欣茂发,除了他,也没人能够掌控现在的局势,但是这毕竟是皇权的式微,这在很多臣子的心头涌起了淡淡的哀思。
遗诏的宣读还在持续,宋楠的声音还在广场上回荡,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送入群臣和数万军民的耳朵里去。
“朕自知天命不久,垂死之时密令镇国公宋楠回京,朕以大明天子之命,立此遗诏,诸臣民遵循履行,如有违背不遵之人,不管官爵,不管身份,都可视之为大逆不道,大家可劾之。”
世人也同时明白了遗诏的用心,这是让宋楠同时具有了勋戚高爵,武将之遵以及文臣之极的身份,也就是说,宋楠将能够魁首群臣,发号施令,不管文武官员还是宗族勋戚。
不管如何,此事已经板上钉钉,宋楠也得空去想这么做的对与错;但终归是有些心虚,以是才如此存眷群臣的反应。没想到的是大师都很安静,仿佛这朱载坮本就该担当皇位普通,这让宋楠完整的放下心来。
“内阁杨廷和梁储费宏等人,让朕极其绝望与气愤,朕沉痾期间,瞒着朕结党运营勾引太后,去处恰当,有负朕对他们的恩宠,本拟严惩不怠,但朕虑及杨廷和等人也曾为国辛苦,殚精竭虑,念及于此,朕实难堪。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事朕交予宋楠依律措置,但宋楠需念及世人过往功绩,酌情而为之,但知错能改此后极力报效朝廷,亦非不成恕之。朕将不久于人间,望诸君莫负朕之所托,为我大明社稷万世持续经心极力,将来诸君于泉下见朕,你我君臣相逢一笑之时,但愿诸君能说一句我已极力,我已无愧,便足矣。钦此!”
杨廷和面庞清倦,皮肉败坏,一夜之间这位大明首辅仿佛老了十几岁,他颤抖动手成果遗诏,细细读了一遍,细心看了后刚正德临终时的署名,半晌哑声道:“这遗诏……确然是真。老臣孤负圣意,老臣该死,之前我握有的遗诏是假的。”
宋楠不再看她回身挺起胸膛,单手托起遗诏朗声道:“圣上遗诏!”
“鉴于朝中情势,朕不得不做出应对,我大明江山从父皇手中传入朕手,而朕也要稳稳妥妥的将他传下去,任何对于大明社稷的觊觎微风险之行,朕都决不答应,哪怕是朝中重臣,宫中嫡亲,你可对朕不仁不忠,但不成对大明社稷不仁不忠,这是朕的底线,这是朕最后的态度。”
“鉴于朱载坮年纪尚幼,即位以后难以亲政视事管理国度,朕经沉思后作以下安排,授宋楠、张仑、杨一清、陆机为顾命四臣,帮手新君摒挡国事,至新皇视事亲政为止。特加张仑太子太保衔、加杨一清文华殿大学士入内阁。四顾命之臣须得对新皇悉心教诲,宋楠以顾命首臣负首责。镇国公宋楠多年来为大明鞠躬尽瘁劳苦功高,可贵的是居功不傲对朕忠心不二,朕心甚慰;今授宋楠镇国郡王之爵、加太保、授奉天殿大学士衔,朕望宋楠记得承诺朕的话,不负朕之重托,经心全意帮手新皇,让我大明蒸蒸日上,朕也好泉下告慰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