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第2页/共6页]
门房早就被叮嘱过,三少爷明天返来,机警着点,见带有大帅府标记的车子停在李府前,立即翻开了大门。
事光临头,三夫人就算不忍心也不可了。
记者和主编们顿悟了。
李谨言被迎进了三房,让他没想到的是,老太太竟然也在。
“仅此一次,下不为例。”李谨言掸了掸衣衿上洒落的雪花,“文老板,你也叮咛下边的人,我们此次算是吃了一回螃蟹,我也事前和少帅打过号召,不过螃蟹不能多吃,吃多了要闹肚子的。”
“锦书,你不平气?”
“父亲,我们如何办?”宋武放下电报,“北六省若以此提出南北重启和谈,我们冒然反对必定会引发不满。”
天空中又开端飘雪了,大帅府的车子穿太长宁街,街边的报童穿戴收留所里发放的棉衣,用力跺了顿脚,一边对动手哈气一边想,明天的报纸卖完了就能攒到五十文,娘说言少爷是个善心的菩萨,给他们吃住还发棉衣,他们不是废人,有手有脚,得干活。比及开春工地完工,他们就能赚更多了。等攒够了钱,他们就能盖所大屋子,就算爹不在了,他们娘三也能过好日子……
现在,时政要闻已经从一个专门登载花边消息的小报,生长为发行量八千多份的大报,几近占有了关北城报业的半壁江山,也逐步成为北六省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有支撑者,当然也不乏持反对定见者。反对者以为,所谓联省不过是为□披上民主的外套,各省的实际统治者还是手握实权的军阀,这一主张不过是为盘据张目罢了。
引发这场论争的时政要闻完整在中原打响了名声,发行量从八千多份跃至一万三千份,天津分社下旬就能开端运营。本来分社该开在都城,可李谨言却以为都城水太深,他们只是刚长了点个头的小虾米,还是低调点好。
“老太太,我错了,我没有不平气,真的没有!”李锦书当真是惊骇了,她不想再被关祠堂了。
“老太太,我错了,我没有不平气,真的没有!”李锦书当真是惊骇了,她不想再被关祠堂了。
老太太的目光渐沉,“读书没有错,但读书读得脑筋不对,就是错。你之前做的那些事,你娘都帮你瞒着,可世上没有不通风的墙!你想过没有,如果沈家因为这些事退亲,你如何办?你此后还想嫁个好人家吗?”
没想到李谨言看过以后,说他们写得还不敷好。
“天然。”报社赢利,也意味着他赢利,手边有资本却白白华侈,那是傻子的风格。何况楼大帅将政务一股脑的丢给楼少帅以后,这段时候都闲在家里,也该给他找点事情做。毕竟是将来还要参选结合当局大总统不是?
民国五年,公历1913年1月13日,《名流》作为时政要闻的增刊正式发行。
分开报社以后,李谨言让司机开车去李家。月尾李锦书就要出嫁,李谨铭的身材还是不好,能背李锦书出门的只剩下李谨言。不过李谨言的身份摆在那边,李三老爷和三夫人都有些忧愁,谁去开这个口?再者,遵还是理来讲,李谨言现在已经是楼家的人了,让他背李锦书出门,合适吗?
“老太太,身材安康。”
“早就看不惯那群官老爷了。”南六省第十二师师长赵连星和第二十二师师长孙清泉抱怨道:“说甚么兵祸,没我们这群从戎的,他们另有闲心在这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