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第一百九十九章[第2页/共4页]
送来的时候,白夫人笑言:“当年都当西洋镜看的,也是个兴趣,现在恰好用来给睿儿认字。”
“这上面画的是飞机。”
李三少手一挥,没甚么大不了的,船是他租的,不过是延后几天,不成题目。
“少帅?”
”又是那帮少爷兵。“
“恩。”
到京以后,李谨言临时无事可做,干脆和楼夫人一起陪着楼二少读画报。
参戎服到兵器,从武装带到钢盔,从浅显兵士的胶底布鞋到军官的皮鞋皮靴,留过洋上过军校的,都在内心估计,如果北六省的兵都遵循如许的标注武装,只是想想,就让人脑袋发麻。
“不准。”
天-安-门城楼前,工人们正忙着搭建观礼台。城楼也被专门补葺过,基座的汉白玉雕栏栏板,朱红色的巨柱梁枋,屋脊上装潢的神仙,螭吻和走兽,历经两朝的陈腐修建,即将再一次向世人揭示它的雄浑与光辉。
抗-议无果,楼二少再次认识到了,武-力,是多么首要的东西。
“这才三天,都吃两顿肉了吧?”
翻到绘有热气球的图页,楼二少愣住了,他字还没认全,中间的几行字也读不太懂,小胖手指着画页,抬开端,“言哥,这是甚么?”
楼少帅的大名如雷贯耳,少帅夫人,李家三少,那但是驰名的财神爷!这么多东西送出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可真是……平平都是丘八,这不同如何就这么大呢?
这些画报是白夫人送来的,多是当年订购申报时附送的增刊,只是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停靠。自从趣谈报发行增刊,白夫人才想起放在家里的这些画报,当年的《点石斋画报》但是流行上海,停刊以后,很多人都扼腕不已。停刊以后报馆出过一部合集,一部足足二十块大洋,买的人却不在少数。
西南几省军阀都或多或少得过楼家的好处,或者说,是李谨言送出的好处。
半晌以后,跟着一声布帛扯破的轻响,李谨言的声音终究再次呈现:“少帅,我就带了五套衣服!”
考虑到话出口会带来的结果,李三少判定捂住了嘴,撕就撕吧,他被撕的衣服还少吗?不差这一件……
物质运上火车后,李谨言才算松了一口气,送钱只是一锤子买卖,送东西就不一样,他传闻西南几省都刮起了一股实业风潮,现在海内交通不便,铁路尚在修建,他千里迢迢跑去西南开厂本钱会相称高,如果能和本地的实权派合作,就像是和南六省合办的播送公司,与山西河南共建的兵工厂,与三马共办的罐头厂,以及在甘肃开采的油田,这都是奉上门的买卖,只要他们不往外推,最后根基能共赢。
“真的。我也看到了,炖肉不说,另有煮鸡蛋,两和面的馒头,肉馅的大包子,咬一口油水能喷满嘴!”
“这是热气球。”
至于一样被挖过墙角,看楼家各种不扎眼的薛定州,态度也和缓很多,这个江山楼家是坐稳了,就算他再不平气也没辙。
在赴京之前,李谨言其他事情没做,只把楼氏贸易个人旗下各个工厂的堆栈全数搜刮一遍,重点是被服厂,用于给新编师换装的五千多套戎服,全被他划拉过来装上了火车。
“我和父亲?”
另有成箱的罐头,成袋的腊肠,大量的糖果,灌装的油炒面,一盒盒紧缩饼干,凡是能划拉到的,李谨言一样也式微下,连刷子都带了五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