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三十七章 天禧之乱[第2页/共3页]
山中树木减色彩,涧畔根源绝细流。
史载:“长庆元年,洞庭大旱,水稻薄收,亩不及斗。秋粮无收,桑麻未种。至次年,自春迄秋旱魔为虐,桑麻皆未交土。旧既没,新亦有望,室罄空悬;谷未熟,菜仍弗生,民多逃亡。是为天灾,大祸。”长庆帝为了赈灾,设平粜、施助两局,差官四周购粮。然脚稀途远,买易运难,虽有施助,而达到哀鸿手中的寥寥无几,贫分极次,口分大小,每月放粮一次,大口七斤,小口二斤,‘赈者尽赈,死者仍死’。
老天子欢欢乐喜的过了六十大寿,感觉本身的身材非常安康,定然能再活个十来年,因而趁着欢畅,决定改元天禧,以是翻了年,便正式进入了天禧元年。
魏王在军中只要威武将军李家能够依托(这还是老天子留给儿子的权势),本就人单势薄了,更有康宁候卫家临时插手了秦王阵营,两边兵力差异,魏王只能在一队李家军的保护下,仓促出逃,秦王则占了宝座,顺道儿把进京奔丧的藩王们全拿住了(沈琳严峻思疑,秦王之以是等了十来天赋脱手就是为了抓这些藩王们)。
天禧元年十一月二十,在李厚的搀扶下,魏王于成都称帝。李厚仗着蜀道天险,隔绝了身后追兵,秦王多次调兵攻打不下,只得眼睁睁看着魏王称帝,建立政权同他对峙。
作者有话要说:好痛苦,长智齿了,牙疼。又要做一个小组功课,以是拖到现在才来补高低半章。
但是上天没有站在长庆帝这边,这年春季潭州、永州、衡州、邵州大旱,四个月没有降一滴雨,赤地千里。到了六月的时候这场水灾一点也没有减缓的趋势,反而垂垂扩大,向洪州、抚州等方向伸展。农夫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更可骇的是有瘟疫伸展开来。
改地名
但是这个年号改得不好,也不知是那里犯了忌讳,天禧元年必定是个多事之年。正月初五的时候,陈太后薨逝,谥号明德。明德太后是陈皇后本家的姑母,不管从感情还是好处上来讲,太后天然是支撑立秦王为太子的。天子不好违背母亲的意义,这些年来只是拖着,不肯立储。现在太后一死,死前又留有遗言让天子尽快立储,天子便没了顾忌,二十七日守孝期满,就召见群臣会商立储之事,至此拉开了夺嫡之战的序幕。
争辩论吵过了十来天,还是没个结论。本觉得还能吵下去呢,秦王就带兵逼宫了,捏着人证物证,说是曹妃魏王毒害了先皇,于玄月二十的早晨,攻打皇宫(因为魏王住宫里)。
“以是魏王还是早日被剿除的好。”谢玄之感慨,先皇在这点上真是不敷贤明,如果早早定夺了,定下太子,不就没这么多事了。
不说沈琳谢玄之在家吐槽先皇一家子,且说魏王一起疾走,十月尾的时候终究到了蜀中。李厚做过镇蜀大将军,蜀中的军事他熟得很,没费甚么力量就收伏了川蜀,护着魏王进了成都。镇蜀将军顾名思义本就是为了制止蜀王坐大而特设的官职,权力不小,李厚在蜀中的时候就努力于培养本身的权势了,现下蜀地大大小小的官员多是他的翅膀,一入蜀地,就等因而回了老巢,任谁也奈他不得了。
到处桑麻增慨气,家家老幼哭无收。
这类政治方面的至心不会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