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人心惶惶[第2页/共3页]
李婶就也游移了下,终究将那句搁在心底的话问了出来:“丁女人,你住在内院,与云老爷,另有公治将军都处的不错。我就是想问问,这将军规复了身份,又是要做大事的人,这处宅院说不得啥时候就空出来了,那我们这些新招来的人如何办?云老爷可有甚么章程?”
她这话如此说,但是有按照的。
这般说着话,她就看向了小青。
就在世人都绝望的时候,公治明站了出来,公布了本身还活着的动静,带领投奔过来的旧部,第一站就夺下了县衙,将那官员下了大牢,将抢走百姓的粮食还给了他们,然后稳定县城内物价,惩办了几家哄抬粮价的大粮商,又招募流民与乞丐参军,至于妇孺不能参军的,就临时收留在摄生堂里,让年纪大些的女孩、妇人、老太太帮手照顾孩子。
自此青屏县就成了义兵的第一个火线城镇,一起向南推动。
云家的下人炊事一向都不错,现在粮食金贵,免不得也降了一些水准。普通早上都是窝窝头配着稀粥炒菜,那稀粥是加了菜的咸粥,味道如何不说,最起码人吃了有力量。本来偶尔隔几日,还会吃上一顿米,这些光阴就把粳米换成了粟米。但即便如许,世人也非常满足。
但公治明“死”后,全部征西雄师都被新皇打压,不受重用,许昌身上只要个秀才功名,没有人汲引,那里另有好日子过,只得回籍开个馆子保持生存。
之前她已经抓了一把邃密白米泡在水中半天了,这会儿去看了看,米粒早就已经发软了,因而就带上小青去外院的大厨房磨成粉,内院没有石磨。
征西大将军的赫赫名声,哪怕是李婶如许的乡野妇人,当年也传闻过。
丁薇看得好笑,顺口就道,“婶子这般说,还不如从速把小青娶回家去,免得她让人惦记。你也早点儿报上大孙子!”
李婶瞥了一眼她手中的小陶盆,末端奥秘兮兮的凑到她耳边问道:“丁女人啊,你说我们内院的阿谁多病多难的少爷,真的是大名鼎鼎的公治将军啊?”
而这会儿丁薇说这话,就引发了李婶与小青等人的共鸣。
许昌也甚有才调,半点儿没有孤负公治明的看重。不过几天就措置了一批趁机反叛的地痞,按捺住了粮价的猖獗滋长,县城内治安也规复到大乱前的模样。
她想了想,倒也没甚么需求坦白的,因而就含笑点头:“是啊,云少爷实在就是公治大将军!他之前是因为被奸人谗谄中了毒,才会行走不便,身材衰弱,不过现在已经根基病愈了!”
边说话,她就边挽了袖子去切土豆,筹措道,“那么多人等着用饭呢,我们得从速忙了。”
无数人哭天抢地,与官兵对抗,但都无济于事,眼睁睁的看着官兵把自家辛苦一年的粮食给抢到了县衙里。
一席话说得李婶笑了起来,她抹了抹眼角,有些红了脸,“倒是让丁女人看笑话了,我这也是担忧,咱无权无势的,也没个亲人傍身,就想着有个好主家服侍着,攒点银钱,不然孤身一人在如许的世道里,也是个活靶子让人抢的!”
这一系列的利民办法完整博得了百姓的拥戴,更多的年青后生主动站在了清君侧的义旗之下。
农家妇人固然见地少,但知恩图报这事理还明白,听得仇人被谗谄,恨得咬牙切齿谩骂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