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锦绣大明 > 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仓的猫腻

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仓的猫腻[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倒是能够出笔银子去采办粮食,但这么一来,必定惹人重视,反而不美。”郦承纲在细心机考后,提出了折中的体例:“如许吧,我们郦家给你筹办三百石粮食,其他的由你本身去想体例。”

固然对郦承纲的这一番话有些似懂非懂,郦承缙还是点头称是,再不敢说甚么反对的话了。

“哦?”杨晨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他看向了蒋充道:“若本官没有记错的话,县衙里的账册上但是记得清楚,到本日,常平仓里该有六百多石粮食才是。如何平空就少了靠近两百石哪?”说着又把目光盯向了田忠:“田大使,这个你能解释一下吗?”

杨晨如有所思地看了蒋充一眼,这才抬脚向前走去。现在,堆栈中的三名吏员和五名看管也在粮库大使田忠的带领下迎了上来。

田忠固然早有筹办,但现在也不免严峻,游移了一下后,才回话道:“下官这两日才刚点算过库中粮食,应当在四百二十石摆布吧。”

杨晨叹了口气:“并且这儿的地理位置也分歧适,都毗邻浦阳江了,不但要担忧水淹进城来会影响到这个常平仓,并且这里的粮食也易受潮哪。”

“老三,稍安勿躁。”郦承纲看了自家兄弟一眼,喝止了他的抱怨。实在他也明白蒋充所言非虚,常平仓里是个甚么环境他比蒋充更清楚。可要他拿出这很多粮食来,却也感到有些难堪:“五百石可不是个小数字。固然我们郦家在诸暨各乡都有很多田产,可毕竟产量有限,另有一部分得上交县衙……”

“这个……”蒋充看得出来,这已是对方能做到的极限了,再想要求更多,只怕连这三百石粮食都一定能获得,便只好有些不安地点头道:“那下官就多谢郦员外援手了。”

正像之前蒋充所担忧的那样,几今后,在对县衙的账册一番检察,有所体味之下,杨晨便提出了要平常平仓中一看的要求。

弄明白了这一点后,杨晨才来到那些米堆跟前,细心地打量起来。明白贰心机的杨震便上前一步,用一根中空的管子插进了米堆当中,用力一搅再一拔后,便带出了一管白米来让他检视。

实在作为县令,自有掌管一县赋税、刑狱、教诲等等一系列的权力,想要去堆栈看看也是理所该当的,乃至都不必咨询部下人的定见。有些官员新上任便会去做,并借此烧那三把火,但杨晨这个诸暨县令明显没法还是例行事,直到为官半来年后,才提出这个要求。

当杨晨走出肩舆,放眼打量这座看上去实在有好些年初,显得非常残旧的堆栈时,他那两条眉毛就忍不住绞在了一起:“蒋主簿,这堆栈该有几十年没有补葺了吧?”

杨晨固然感觉事情没有这么简朴,可在对方给出了这么个看似公道的来由后,也挑不出弊端来,只好道:“你且起来吧。此后如许的弊端再不成犯,不管甚么事情,都必须详确地禀报于我。”

蒋充略松了口气,从速伸手一引:“大人还请进仓检察。”

蒋充一看就晓得田忠慌了,从速代为解释道:“大人容禀,仓中粮食完善是有启事的。”

见他如此模样,一向都在谨慎察看其神采的蒋充就忍不住内心一阵揪紧,问道:“大人,但是瞧出了甚么题目吗?”

“大人也晓得这常平仓里的粮食是三年之储。三年前的粮食存放在如此潮湿的环境中,天然很轻易产生霉变,进而影响到其他粮食的储存。以是仓中向来有个端方,每过半月,就会翻检存粮。一旦发明有霉变的粮食,就会被清理出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