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第1页/共2页]
制止屠宰,祭文庙,太学国子监院中设祭奠,开琅嬛书库供这些师生瞻拜,这一代的衍圣公七老八十还从山东去到都城,为诸位在朝的皇子讲书。
广德公主利诱不解,林先生的旧友就是父亲,可父亲都已颠季世了,死都死了十来年,另有甚么事未办呢?
广德公主是晓得这些事理的,袁礼贤死时海内冤之,衍圣公连天子也要降恩,可博家又有甚么名声能让永初帝如此让步呢?
有些事,小辈们内心明白也不说破,比方奕童,拿他爹也没当爹对待,对他还是永初帝更像是父亲,姑姑像他的母亲。
跟着广德公主往龙王山跑了几次,回回都得看一看萧竹儿,便是内心晓得他爹待萧竹儿很不平常,云头绸缎胭脂花粉,送过云一半儿的东西都是为了讨萧竹儿欢心的。
广德公主一时屏息,博家此时藏拙都不及,如何还敢立名,林先恐怕是在此隐居久了,不知永初帝的情意,如果当真为父亲著书作传,鼓吹威名,头一道过不去的坎就是永初帝。
待晓得是真,漱洗洁净,换上洁净袍子,倒出窖藏好酒,广德公主鼻子一动,林先生不吃酒,那这三不五时往龙王山送的酒就都是给萧竹儿的。
广德公主眨巴眼儿,好处天然有,烦恼处也很很多,她本身都没想到,博家门前会有这很多人,有来求她降恩的,有献女儿给她当侍女的,另有奉上百般宝贵物品给她的。
广德公主嚅嚅道:“怪不得胡成玉想给小儿子娶衍圣公族中女,姑父发了那么大的脾气。”明显发了这么大的脾气,可八月二十七的至圣先师诞也还是办得热热烈闹的。
儿子的儿子再读书科举,连着几代追求好轻易把商户出身洗个洁净,可在大姓人眼里,还是还是豪门小户,到了新安公主禹这一辈,天生便过目不忘,只要眼睛扫过,就牢服膺在脑中,度量在手上才刚能说话就能背诗,家中父辈对他寄予厚望。
“可我有甚么权势?”广德公主还是不明白,越是着名,越是让永初帝顾忌。
博家就是小姓,往上数三代是贩木料香料起的家,走南闯北很有些见地,又积储了一笔财产,家中日子过得好也无用,并无大姓肯结为婚姻。
科举是不必想了,干脆就捐官当个武官,手上有钱,上头就能有人,一步一步升到参将,晓得自家商户小姓,捐官是头一步,可到此也算走完了,再要往上便得替儿子讨一个大姓旁枝的女儿。
升任宦海头一个问的便是姓氏,如果大姓,见面便先谦逊三分,纵非嫡派而是旁枝,只要沾上姓氏都能得青睐,有些人就干脆投到大姓名下,正统是不必肖想,另有旁枝别脉,大凡姓氏不异的,都能攀一攀亲戚。
谁知新安公主禹年纪越大越不肯意科举,眼看大夏要亡,家中人也不逼迫他,任由他四方交友,养人养马,世道一乱另有甚么大姓流派,新安公主禹的老婆,便是是清河曲氏,一无功名二无出身,也一样娶到了曲家嫡出的女儿。
安字的封号是新安公主该得的。
“驰名誉便是有权势。”七家望族,莫非个个手里有兵不成?可哪一个造反也没杀这些人,反而还要诸多优容,降恩下去,衍圣公便是一例,多少年江山改换,他也纹丝不动,萧竹儿微微一笑,语含调侃:“衍圣公一族都经历了四朝,若说为王室尽忠,如何头一代不去跳长江,还传承几百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