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节 青阳栈[第2页/共4页]
“别看晋安郡城不大,却比浅显郡城多一个门,今有五个城门。”青阳夫人一行人穿过晋安郡东城门,手指远处,道:“那边之前曾出过一名名流,铸剑大师欧冶子”
庙外雨点越来越大来,“啪、啪、”打得空中与庙顶大响。,一股濛濛雨气挟杂着冷气飘进庙来。
“嘎、嘎、发了,发了。”一名皂衣独眼大汉,单独站在一块大石块上,轻视的望着世人,嘎嘎狂笑:“这群肥羊够吃好几天了。”
青阳夫人对司马雪非常关照,每逢出门时,大多会带下属马雪一道出行。
司马雪心中愤怒,但念及青阳夫人恩典,一时没有发作。
话音刚落,古道前面的山梁上,俄然跳出一群持刀拎枪的大汉。
“兄弟们,加把力。”商队队长擦了一把汗道:“入夜之前必须赶到侯关县城,现在路上可不大承平。”
数今后,在离侯关县约二十余里的一条偏僻古道上,走来一群担茶的商队,商队中有一名身材纤秀的女子。
青阳堆栈非常宽广,碎石铺地,里外干清干净,一看就知青阳夫人经管有方,堆栈内里酒楼,内里留宿,后院另有几进的配房,颇似士族大户庄园。
日刚过午,古道萧瑟,草舞雀飞,四周的气候炙热如炉。
晋安城原是古闽越国的都城,晋武帝太康三年设晋安郡,首任太守严高,上任后勤政爱民,嫌旧城太小,不敷于聚众而住,就于冶城之南筑“子城”,作为晋安郡城。”
天师道在晋安郡中设有很多米饭铺,店中有天师玄门徒在卖力分米饭,出来用饭的百姓吃完饭后,施个礼,自行分开,也不见给米饭铺银钱。
青阳夫人的丈夫胡均是晋安郡士族后辈,在晋安郡中谋个清官,每天不去府衙做事,脚踏木屐,一身宽袍与晋安郡士族后辈喝酒呤诗,一付名流模样,司马雪在青阳堆栈中住下后,胡均便整日粘在店中。
“夫人此主要允了为夫的动机,今后夫人说怎地便怎地。”
庙外雨水垂垂小了起来,天气仍然乌蒙蒙一片,仿佛随时还要落下雨来,青阳夫人看看天,说道:“mm快随姐姐走,赶到黑天前回到城中,这雨可随时都会落下来。”
“竟有这等事,那夫人筹办如何筹算?”胡均仍然不甘心。
“小桃。”红裙夫人侧目一看司马雪,莞尔一笑道:“去把轿后的锦囊拿来。”
“无妨,青阳堆栈人手浩繁,渐渐学来就好。”青阳夫人眼风一挑,笑问:“道姑mm是黄籍还是白籍?”
“小道削发今后,俗事一贯有师尊主张,不知黄籍、白籍之分。”司马雪一愣,但立即应道:
司马雪进庙后寻了一处洁净位置站立,望着庙外天空,苦衷重重。
“从太丰年间始、到永嘉年间“衣冠南渡”后,以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姓等八家大族率大量北方人士侨居晋安郡,百余年间,一向与本地人混居,以是现在的晋安话,一句话中,六句本地话,四句北地话,是以mm一时听得懂,一时又听不懂。“
“不费事,不费事,做个伴儿挺好。”青阳夫人高低一打量,戏谑道:“看道姑mm头顶片片鱼鳞,道袍肮脏不堪,一怪世道太乱,二怪mm模样长的太俊,让胡匪一见垂涎三尺,穷追不舍。”
“小道高雪见过青阳夫人。”司马雪心中暖和,答复道:“前几日与师尊赶赴晋安郡,路上碰到胡匪劫道,打斗起来,与师尊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