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当前形势[第2页/共3页]
在此期间,郅辅有一远房堂兄,名叫郅平,为人平淡少德,无甚才调,常日里为世人所轻,闻听郅辅失势,便前来投奔,倒谋得个城门校尉之职。
司马模不屑、也底子没有这个工夫,去理睬此等芝麻般的微末小事。见郅平说的卑谄足恭,又有世子司马保并摆布劝谏,也就算了,命令让郅平任职首阳县。
郅平听闻新君司马邺在长安即位,忙上表道贺,表白忠心。此时西晋朝廷已经奄奄一息,政令几近不出长安,见有官员上表,便发诏安抚一番,升郅平为忠义校尉,准予有一营两幢、一千人的兵力,接诏旨后,立即募兵,东向勤王。
接着故事再如循环,司马颙和司马乂又翻脸。随后诸王混战,愈发狼籍不成清算。司马颙依托大将张方,屡挫劲敌,在诸王中一时风头无两。张方更且曾一度进据帝都洛阳,纵兵烧杀劫掠,洛阳为之一空。
但毕竟是看不上郅平,便赏了他七品的县令去做,又领了骑都尉军职,做了个有五百名部属体例的幢主,打发他去最北疆,遥远寒荒之地的金城郡永登县去上任。
随后,赵王司马伦被诛杀,晋惠帝复位。论功行赏时,齐王司马囧固然对司马颙初时和本身分歧心、厥后又首鼠两端表示很愤怒,但还是念及他终究能幡然觉悟,扶助大事,而升任司马颙为侍中、太尉。
城门校尉固然职衔不高,但身处要地,掌管都城城门关防,非同平常。司马颙考虑郅平也算是靠近之人,应会更加放心一些,因而便将此重担授予郅平,不料就此埋下祸端。
李虎还未答话,李豹拍着胸应道:“这些事儿,县城里人家根基上都晓得。郅城主本身常常当众夸谈他的不凡经历,夸耀他当年和东海王的干系,也从不忌讳别人提。我传闻他乃至还公开说过,豪杰非论出身,好死不如赖活。”
一句话,功亏一篑,便是成王败寇。
晋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废黜晋惠帝。齐王司马冏讨伐他,天下各地诸侯多有呼应。当时河间王司马颙镇守长安,控驭关中,乃是天下稀有的首要藩镇,司马囧便派使者带着讨逆檄文,聘请司马颙一同起兵。
司马模不耻郅平的为人,却也对他放下心来,又想到真杀了他,今后怕是无人再敢投降兄长,因而好歹没取郅平项上人头。
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宗室南阳王司马模被掌控朝政的亲兄长司马越,任为征西大将军、开府、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诸军事,镇守长安。
司马颙及三个儿子皆被杀死。但郅平因为曾是内应,长安陷掉队,又跟在司马越身后阿谀拍马,摇旗号令,做些截杀司马颙的散兵游勇,劝降昔日同僚之类的边角活。
郅平闻听一些风声,晓得司马模也不是甚么善人,因而仓猝跑至司马模府前,跪着发誓情愿与郅氏家属一刀两断,此生只为大王尽忠,说得涕泗交集,捶胸顿足。
司马模得报,也晓得郅平多数是在鬼扯。但关中及陇上甫定,天下大事狼籍如麻,南有成汉、仇池,西有凉州,皆是把持一方的权势;关东更是有匈奴汉国这类不死不休的夙敌,此时非殚精竭虑不敷以图天下事也。
永兴二年(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内倚兄弟三王,外连幽州刺史王浚,很快构成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讨伐长安的司马颙。司马颙以张方为多数督,出兵抵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