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司马昭大殿议伐蜀,钟会献图统领大军。[第1页/共3页]
荀勖起家哈哈大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故此次选将则为重中之严峻事,需必与大将军高低一心,奋力杀敌者方可担负此任。故,以勖来看,则需大将军大殿之上言明伐蜀之意,以观诸位将军之志。”
荀勖奏完,却觉还不甚了然,便就又言:“高傲将军淮南平叛诸葛诞之乱以来,已是六年未曾用兵,其间虽是姜维屡犯边关但刹时便被邓艾安定外,不管魏吴边疆亦或曹魏境内则安宁承平,可谓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朝野高低早已懒惰,如果大将军趁姜维沓中屯田之际蓦地起兵,只怕朝野高低群臣不能深知而致反对者众,故,大将军需明辨高低一心者为将方可出兵。”
群臣听闻司马昭如此说,皆言不敢。
果不其然,早朝之时司马昭刚于御座之旁言完伐蜀之意,便听殿下群臣群情纷繁,一片反对之声四起,然群情之声,多起文官之处,而武官站立一旁倒是安稳。
司马昭御座之侧见文臣如此,然倒是不急,只悄悄的看着诸位武官。
意在唬吓钟会。
遂从速上奏司马昭:“艾愿鞍前马后服从大将军调遣。”
司马昭看着群情纷繁的群臣,边说边缓缓走下御阶,只到群臣当中,一字一句而言为何现在需求伐蜀:“据昭所得战报而言,蜀汉总兵力约九万摆布,此中驻守成都及周边的军队约四万,其他五万则分离驻守于别的各州郡。现现在姜维为避黄皓之祸正在沓中屯田种麦,已是不能统领全局而设防备之兵,且只要我等设法管束住姜维,使其没法脱身,则蜀军群龙无首不能抵当,然后我雄师则从骆谷一起南下直攻汉中,待汉中到手后便继而大肆入蜀,则可直取成都。蜀军本就未几,且又分兵扼守各地州郡,兵力甚是分离乃至首尾不能相顾,如此攻之甚易。我军以主力围攻城池,以游军占有乡野,如此一来,即便像剑阁般的天险又能支撑得了多久?剑阁关尚且如此,别的城池关隘更是不在话下。一旦我军连续攻陷核心城池,成都必定大受震惊,以刘禅暗弱脾气,到时只怕不战而降也为未可知?如此大利情势,为何置之不睬?岂不是笨伯乎?必就此伐蜀!”
哪知钟会听了,倒是哈哈大笑:“某正有此意,只会只听大将军调遣!”
邓艾不由连连悔怨:“艾多么吝啬之人。”
司马昭听了,不觉点头:“既然如此,便修书师纂以劝邓艾,如果邓艾仍然反对,唯有调防邓艾。”
荀勖听完,“噗通”跪倒司马昭脚下:“大将军果乃大志壮志,我曹魏有大将军乃是我曹魏大幸!”
师纂得司马昭洛阳来信,知司马昭乃大志壮志之人,遂就从速进劝邓艾:“遐想寿春讨伐诸葛诞时,大将军多么睿智,始终稳掌战事大局,可谓是智勇双全,可谓大魏栋梁,现在见姜维如此,遂生伐蜀之心。然在师纂来看,此只是大要而非本色。邓将军且虑大将军大志,其志乃在一统天下成绩大业,即便姜维不去沓中,以现在魏蜀吴三国情势,大将军岂能不生伐蜀之心?大将军志大,非我等所能比者。”
司马昭见伐蜀之议灰尘落定,马上大殿之上调兵遣将,只待兵取成都,以期兼并西蜀。
遂依荀勖之计,早朝之时言明伐蜀之意,以观群臣及诸位大将军之志。
喜好晋乱请大师保藏:晋乱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